越寒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1996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進一步強調了高等職業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本文對高職院校學生成長規律的特殊性探討,為高職人才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應體現在高職院校人才成長規律的特殊性上,通過對高職學生成才規律的研究,可以為推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研究起到積極作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高職人才培養, 現狀,問題分析
1關于高職人才培養的現狀
在新經濟時代,發達國家也在不斷對原培養機制進行改革和創新,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經驗是值得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借鑒的,將其經驗歸結起來有四種:一是以法國為代表的“學校本位”培養體系;二是以日本為代表的“企業本位”培養機制;三是以德國為代表的“雙元制”培養模式;四是以英美為代表的“社會本位”培養機制。對高職人才培養的研究涉及到如何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成為人才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中外對比研究,大量借鑒了國外的高職人才培養經驗。
從上述的有關高職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綜述我們不難看出,專家學者大多是從教育自身的一般規律來研究高職人才培養問題的。本文選擇從高職院校學生成才規律的特殊性的視角來探討高職人才培養的創新,從高職人才成長規律的特殊性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之間的悖離與契合分析著手,對高職人才培養的改革和發展提出創造性的對策。
2中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取得的成果
我國高職院校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的發展是與社會對高等職業技術人才認識程度息息相關的,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人才培養取得的成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為保障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對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國家、地方政策與法規形成了體系化。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明確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培養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地位。同時該法中相關規定為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提供資金來源、教學模式、學生來源等提供了法律依據。
第二,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特色化的高等職業人才培養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多種經濟的共同發展,促進了各個行業的快速發展與繁榮,高職院校為適應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規模。
第三,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明顯提高。改革開放至今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在此基礎上,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的推動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針對社會需求優化專業設置、提高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的效益。在社會經濟與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同階段,國家先后頒布了高等職業院校的各專業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以市場、企業、社會用人標準和勞動力就業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結構、組織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指導教材的開發。
3中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盡管在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是,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清醒的認識到,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益顯現。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已經不再依賴資金和土地,而更多地依賴于人力資源,依賴于人的知識和技能,依賴于對新技術的掌握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可見,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現狀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和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面臨嚴峻挑戰,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
4中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問題成因分析
我國高職院校出現“生源荒”、生源質量差、畢業生就業受到歧視等現象,是深受我國社會長期存在的重“腦力”勞動而輕“體力”勞動的勞動觀念的影響。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對“腦力”勞動十分推崇,信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信條,中國社會深受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諸多家長對考生的職業期望往往是作為“腦力”勞動者,而非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技術、熟練技能體力勞動者。中國計劃經濟體制加劇這種思想的觀念對考生職業選擇的影響。計劃經濟體制下,具有大中專文憑,即意味著具有良好待遇、穩定、體面的工作,從而導致“重理論輕實踐”、“重思維輕技術”。高等職業技術人才一般被社會認為“文化素養低”、社會地位低。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使高等技術人才的待遇、工作環境、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如勞動時間長,勞動保障不健全、養老金低等等。。
結術語:從整個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結構來看,高級科研人才、高級管理人才、服務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金字塔結構。整個社會對高技能人才需求量最大,從業人數最多,必將吸少大量勞動者。因此革新勞動觀念,引導公平合理的社會勞動心理,才能從思想形態上扭轉高職院校在招生、就業上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軍:《試論成功教育理論在高職學生成才教育過程中的應用》,《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2]趙浩興、劉曉明:《構建“整合一互動”(II)型高職校企合作教學模式》,《職教論壇》,2005年第2期下
王通訊:《人才學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頁。
[3]莊文:《人才成長規律論》《理論縱橫?觀察思考》,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