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俠
摘 要: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形式單一、類型化嚴重的問題。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進行分析,并探討具體的解決對策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障礙;對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是一個難點問題,通過應用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夯實數學知識,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應用題,能夠讓學生學會活學活用,把握好各類知識的聯系,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一直以來,應用題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難度較高的一部分,導致教學活動出現了種種障礙。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
1.形式單一
雖然當前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豐富,結構開放,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學生的識字水平、認知水平,在低年級,應用題以圖畫、表格為主,進入中高年級后,開始以文字為主。但是在教學中,往往將重點放置在解題上,忽視了其他的內容,教學模式封閉,容易導致孩子形成思維慣性。
2.類型化嚴重
對于應用題的教學,部分教師習慣以類型來進行劃分,在教學時,給學生設置多個典型例題,每一種例題,都有對應的解法,讓學生背誦關系式、公式,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形成慣性思維,無法實現所學知識的有效遷移,不利于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對策
1.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受制于自身認知能力、年齡特點的影響,對文字類的敘述往往缺乏較強的理解能力,影響了應用題的教學質量。基于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學生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開展教學,讓他們能夠對應用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選擇應用題例題時,多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這種生活化的內容,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的學習活動更加積極,投入主動探究的活動中,這樣,應用題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
2.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于應用題敘述中的書面語,部分學生會出現理解困難的現象,要解決這一問題,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是關鍵。在審題環節,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要解決什么問題,事情經過是什么樣的,什么數字有用,什么是干擾項,上述問題必須要在審題環節來解決,在必要情況下,還可以通過線段圖、實物圖的方式來輔助理解。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將復雜的應用題具體化、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為后續的解題提供保障。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通過一節課或者幾節課就能幫助孩子養成的,作為教師,要認識到習慣養成的過程。在平時的教學中,反復滲透,正確引導,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靈活調整,從而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習慣和方法,這不僅有利于他們小學階段的學習,也能夠為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3.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并不簡單是知識的傳遞,也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多重活動過程,只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師生關系,才能打造出活躍的數學教學課堂。應用題的教學,如果單一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傳遞,學生可能在課上聽懂,但是在課后卻往往不知道怎樣活學活用。
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要為學生構建和諧、融洽的探究課堂,就要準備好一系列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探索欲望,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在具體的題目呈現內容上,除了采用傳統的紙張+筆的方式之外,還可以應用研究報告、課題制作、小制作、小調查的方式來呈現,在這種新穎的形式中,學生探索欲望更加強烈。
4.引導學生掌握訓練方法
應用題學習是由知識、能力兩個內容組成,與掌握知識點相比,解題能力的鍛煉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只掌握知識點,沒有解題能力,那么應用題學習就等于“零”。應用題的教學任務既要引導學生重視思維的過程,也要重視思維的結果,達到正確或合理解答應用題的目的。因此,在應用題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有的學生對練習題存在錯誤的認識,在課后練習時,主要是以重復、機械的聯系為主,并試圖通過拔高題來提高解題能力,一次次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靈活的練習題,題目在“精”,而不再“多”,通過科學的解題訓練,能夠讓學生在每一次的練習中,都有新的發現,最終達到練習訓練的目的。
總之,應用題教學直接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的成敗,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來選擇靈活的應用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正確的練習訓練,避免他們陷入題海戰術。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應用題教學質量必然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葛娟,邱樹權.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7).
[2]勒毛才讓.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
[3]張榮輝.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探討[J]. 學周刊,2015(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