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伴隨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化以及新課改的逐漸落實,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也面臨著更高的挑戰。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美術教學也要不斷改革創新,采用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以全面提升美術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分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通過此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關鍵詞:分組合作學習;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應用
為了可以更好地順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要求美術教師不斷創新與改革,實現對新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即為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然后再借助于民主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個人意愿進行搭配分組,要保證在每個學習小組中都會包含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此一來才能夠使學生彼此間可以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之后教師再結合劃分好的小組,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長以及優勢,引導并指導小組成員進行合作[1]。小組成員通過共同的討論提出個人的看法,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表達自我,教師應全面地掌握小組成員的個人意愿,實現對小組分工的進一步完善,如此一來,有助于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在每個小組當中,要由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美術素養較高、手工能力與繪畫基礎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由他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另外,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小組長進行定期的輪換,這樣一來才可以更好地激發小組成員的學習熱情,提高小組學習的整體效率。
二、精心選題,適時點撥
為了使分組合作學習得以高效、順利的開展,必須要對題目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因為不同的學生,個人的綜合發展水平不同,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另外,學生的美術素養也參差不齊,在劃分學習小組以后,教師要科學審題,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讓每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培養。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素描容時,教師可以將每個小組成員確定為四人然后選出小組長,首先為學生講解本節課的相關知識,然后再由小組長組織帶領組員進行分工合作,由不同的學生負責完成畫輪廓、描線以及上色等,小組成員協同完成任務。在分工協作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進行適時地引導與點撥,及時地糾正學生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為其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策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三、組織開展小組競賽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組織開展小組競賽,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能夠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效率,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小組評比激勵機制的完善[2]。通過這一機制的制定與完善可以使得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可以樹立較強的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學習,與其他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小組任務。
四、開展科學的評價
開展分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即使全部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在某段時期內個人的學習成效,了解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長處,從而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獲得不斷的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可以對本學習小組進行集體評價,如此一來,才可以使小組成員之間能夠更加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可以對學習的成果進行分享,了解在學習小組中個人具有的重要地位與價值,真正地發揮個人的優勢,與其他成員進行互助,互相學習。
總而言之,為了全面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率,教師要對合作學習模式給予科學合理運用。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再精心選題,在學生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科學的引導與適當點撥。之后,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競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且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了解個人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不斷地修正自我、發展自我。在此基礎上,達到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目的,推動我國小學美術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繼.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未來英才,2016(16):113.
[2]陸朝燕.小學美術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策略[J].未來英才,2016(1):124-125.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