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小學生做習題是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學習渠道。規范性解題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思維水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做一定的練習題是有必要的,當然也不是越多越好。做習題的量要適中,不可過多,也不可太少。教師讓學生做習題不是為了數量,而更應該要求質量。教師應該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才能在題海訓練中游刃有余。以下是總結的幾種解題方法,特作以下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技巧;反思
要想讓學生克服題海戰術,強化解題,就必須要加強解題技巧的訓練。其中解題技巧包括:審題技巧、語言表達技巧、答題技巧以及解題后的反思等四個方面。下面主要從這四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一、審題技巧
當我們面對一道習題的時候,首先我們要學會審題,對習題的題目進行分析和判斷,根據文字的內容,尋求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只有把題目審理清楚,在做題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目標更加明確。
1.分析條件
一是在題目中要找出已知的條件,二是發現題目中隱含的一些條件,并加以揣測。通過對目標的分析來明確題目要求的是什么;我們盡量學會把題目的復雜目標轉變成簡單的目標。抽象化變為具體化;這樣我們解題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也能促進我們快速地解題。
2.分析條件與目標的聯系
每個數學問題都是由條件和目標組成的。解題者要充分閱讀題目,了解題目大意,尋找條件到目標的過程,都缺少了哪些因素?我們要從條件順推結果,也要從結果反推條件,是否能夠成立。或者在演算紙上畫出圖來進行解題,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系,這樣便能順利地解題。
3.確定解題思路
一個題目的條件和目標之間必定存在著聯系,他們關聯著由條件通向目標的過程。解題的本質就是分析這些聯系的內在原理跟哪些數學原理是相匹配的,這種關系一般都被題目隱藏起來了,學生必須根據自己的分析才能找出,有時候一題也有很多種解法。所以,學生要找出關系,引用哪些數學原理,理清自己的解題思路,方能獲解。
二、語言敘述技巧
數學語言的敘述是表達解題的過程。語言敘述必須規范。規范的數學語言敘述應該步驟清楚、正確、完整。使用數學語言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數學標準,不要隨意地去修改和撰寫數學符號和數學用語。
三、答題技巧
答題的技巧應該是答案準確、簡潔、全面。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必須看清楚題目的目標,按照目標來答題。
四、解題后的反思
學生在解題的時候要對解題的過程、思路和方法進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思維能力。(1)在解題的時候,有時候會理不清思路、無從下筆,有時候也會靈感突來,解出答案。我們每位學生在解完題之后都應該回憶下解題的過程、思路和方法,這種解題思路是怎么樣產生的,一開始沒有思路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道題在測試哪些方面的知識,運用了哪些數學原理,這些都要進行反思和不斷分析,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2)學生一般在解題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方法,就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在解出題型之后,要試著嘗試其他的方法,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解題方法,可以拓展下自己的思路,實現一題多解,也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題型多種多樣,解題思路和方法也是多樣化,教師要教會學生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學生才能將所學知識深入化和提高解題能力。也為自己在以后的題海戰術中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也為將來在考試中能夠運用自如,考出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張麗紅.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學周刊,2013(8).
[2]胡永芳.淺談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培訓,2017(8).
[3]肖文平.解題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現代化,2017(9).
[4]武志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生物技術世界,2014(12).
[5]王春蘭.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4(2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