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貴
摘 要:伴隨新課程這個理念逐漸深入,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相關理念、教學形式以及教學評價全都發生根本變化。而怎樣把新課標當作依據,對數學科目新型作業加以設計,借助數學教學促使兒童進行發展,是教師亟待探究的重要課題。這要求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發展實際,設計生活化、層次性、探究性等作業,使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
一、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熟能生巧成了作業的“座右銘”
以考試成績為唯一評價標準,還能學些什么。中國大部分的學生,從第一堂課起,就關心的是考什么,而不是學什么、做什么、怎么用,教師為了成績進行大量的作業布置,重復性、設計同一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去做。大量的課后作業縮小了兒童活動空間,致使兒童難以做自身喜歡的事情,進而對其個性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2.對作業加以統一設計
由于受天賦、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響,大多兒童都存在許多差異,因此難以在相同時間之內完成相同難度、相同內容以及相同分量的課后作業。很顯然,這對不同類型兒童發展十分不利,特別是優等生以及學困生的發展。
3.機械性設計作業
作業設計,并非僅是對所學知識單純進行復習以及鞏固。其實課后作業可以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并且有著多樣化的作業形式。而部分教師往往在設計作業時,作業形式單一,重復題目比較多,同一類型的題要讓學生反復去做。長此以往,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感覺到做作業成了一種沉重負擔,兒童無法對做作業期間的樂趣加以體驗。
二、應分層設計作業
1.知識型的課后作業
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期間,需把新知識的講授當作主體,并在傳授新知之前安排相應的準備練習,同時在授新課以后安排相應的鞏固練習。教師需針對本節課具體內容編排相同結構以及相同類型的課后練習,主要是讓兒童對課上所學知識加以鞏固以及練習,進而養成一種知識技能,對知識實現真正理解以及有效掌握,其是課堂講解的一種補充以及延續。
2.生活型的課后作業
實際上,數學學習具有廣闊的天地,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兒童從周圍生活當中逐漸吸取營養,促使兒童在實踐活動以及現實生活當中對數學作業進行完成,給兒童在現實生活當中對所學的數學知識加以運用提供一個機會,并且搭建相應的平臺,促使其對生活當中數學知識具體應用以及實際價值加以切實感受。
3.實踐型的課后作業
進行實踐操作十分符合兒童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發展特征,實踐可以強化兒童對于知識的整體運用能力,把一些乏味枯燥的知識進行生活化以及趣味化。實踐能夠促使兒童將教材當中的數學知識轉變成實際問題并加以解決的能力。例如,兒童在對質量方面計量單位學習以后,可讓兒童回家之后稱量一千克的蘋果約有幾個?在學習完“比的應用”以后,教師可讓兒童配兌飲料以及調制奶茶……在兒童學習當中融入“玩”的元素,讓兒童在“玩”中實踐,不僅可以讓兒童輕松學習,同時還能對其多種能力加以培養。
三、課后作業設計需對探究性加以體現
如今,國內基礎教育進行改革一種重要并且具體目標為改變如今依然普遍存在的兒童被動接受、反復練習的這種學習方式,不斷倡導兒童主動投入探究學習之中。實際上,課后作業乃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并且更要體現出其具有的特征。通常而言,探究形式的學習并沒有統一以及固定模式,大部分的學習內容和問題全部源自實際生活當中的情境、現象以及事件,其極具開放性。因此,數學教師可按照具體教學安排,進行課后作業具體設計期間,按照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有關經驗,對合作、思考、實驗以及探索性的課后作業加以設計,使學生成為一名專業的探究者,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完成作業印象深刻,效果好。
相比于傳統類型的課后作業,探究形式的課后作業有著整合性、開放性以及探究性這些特點。在探究性課后作業之下,兒童學習目標已經發生極大變化,兒童不用通過死記硬背便可對更多知識進行學習,但這些更多的是帶有生活信息,這樣極具挑戰性,能激起兒童潛在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引導學生懂得搜集、處理信息,從獲得知識中獲得體驗。另外,其靈活、開放的特色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激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覺學習。
四、作業設計要具有開放性
當前小學數學作業存在一些問題如作業量過大,現成內容較多,教師自編內容偏少,評語枯燥沒有感染力等。作為課堂教學延伸和補充的作業,其內容日趨僵化,脫離學生的日常社會生活,僅限于本學科的知識范圍;其方法、手段日趨單一,注重形式的規范統一,強調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其評價忽視了教育功能和激勵功能,作業也就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無助于學生的真正成長。因此,我們可以嘗試一下變單一為多樣,變乏味為有趣,變低效為高效,變被動為主動的開放性作業。
總之數學作業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工作,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突破以往的作業設計框架,能夠設計和開發利于學生長遠發展的作業資源,讓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理念深入人心,讓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斷得到提高,同時我也期待著我們的老師在“作業設計”這一領域能深入地做一些工作,積累一些經驗。讓老師布置的作業更適合孩子,讓孩子們真正喜歡上做作業。
參考文獻:
[1]譚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19):94.
[2]裴永鋒.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析[J].科技信息,2013(5):301.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