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碩+王江波+蔣煒+楊紅旗+燕景
[摘 要] 在2015年3月出臺的電力9號文中,明確電網企業的功能將由電力輸送、電力購銷、電力調度高度集中經營,轉為主要負責電網投資、電網運行、電力傳輸和確保電網安全等電力公共服務。那么如何進行合理投資、規避投資風險、防范經營風險、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電網企業研究的重點。在有效約束自身投資風險的基礎上,電網企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中國不斷深入的輸配電價改革以及電力體制改革。
[關鍵詞] 輸配電價;電網企業;投資風險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058
[中圖分類號] F830.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23- 0105- 02
1 電網投資的內在需求
1.1 基于用戶側用電需求的投資
電網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用電需求。供電能力不足一方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電能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若出現供電不足情況,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工業產值滑坡;另一方面,對居民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用電器越來越普及,供電不足,使得電器無法使用,必然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因此,用電需求是電網投資必須優先考慮的因素。這部分投資能夠增加電網公司的準許收入,但一般不會造成平均輸配電價的上漲。
1.2 基于供電可靠性的投資需求
供電可靠性是反映供電企業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電網規劃水平的一個量化反映。若電網供電可靠性不足,將會給用戶帶來一定的停電損失,不僅破壞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對于居民生活質量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更甚者對于一些要求較高的企業來說,例如電解鋁企業,停電不僅影響產量,對設備更會造成嚴重的破壞。電網供電可靠性與輸電設備,輸電回路、變壓器容量有關,而設備的更新、維護,線路的鋪設等都離不開資金支持,這就需要電網從投資角度去考慮。這部分投資可以增加電網公司的準許收入,但是會促使平均輸配電價水平的上漲。
1.3 基于降低線損的投資需求
線損導致能源浪費。通過增加一定的投資改變電網輸電結構,改進輸電設備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這部分投資也不會導致平均輸配電價水平的上升。
2 電網需求投資與核價有效資產的不協調風險
在投資回報率管制模式下,有效資產作為核定電網準許收益的回報基數,在回報率一定的情況下,基數的高低決定了電網的收益情況。有效資產的核定包括兩個方面:存量資產和新增資產,對于存量資產的核定依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中的規定,按照相關性和適當性原則,計入有效資產;而針對增量資產的核定,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現階段還有很多問題存在,這是造成電網企業與監管部門矛盾的主要方面,這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所在。下面針對電網投資需求和核價有效資產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1)針對電網的投資需求,結合電網自身的壟斷特性,電網作為資金技術密集性企業,其輸電線路以及變電站的建設和改造,都需要大量的投資,在將需求轉化為投資并最終投產的過程中,這部分新增資產需要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查合格后,才能核定為有效資產。基于上述分析,投資需求是核價有效資產的前提條件。
(2)電網的固定資產都是通過大量的資本投資形成的,為了防止電網企業通過增加資本投入的方式獲得更多的利潤,監管部門需要對投資項目進行經濟和社會評價,以確定投資是否計入有效資產。這一舉措,可能導致一部分投資需求無法形成有效的投資,將會使得電網企業對投資需求的研究更加仔細,投資更加謹慎,因此,核價有效資產反過來制約著電網的投資需求。
綜上所述,電網的投資需求一方面作為核價有效資產的前提,需求決定了電網的投資;另一方面電網的投資需求反過來受核價有效資產的制約,有效資產的核定辦法影響著電網的投資需求。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
電網需求投資和核價有效資產之間的不協調,存在巨大的風險:如果需求投資部分無法核價有效資產,在新電改背景下,必然影響電網企業的準許收入,況且電網企業投資大多來自于商業貸款,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負債加重,企業回籠資金減少,加大了企業還款的難度,導致公司面臨財務風險,打擊了電網經營者的積極性,不利于電網的建設和改造,最終對電網的安全也將造成不利的影響。
3 全鏈條電網投資風險分析
在電網投資中存在的各種風險,歷經企業經營的各個層次,而不同風險在同一層次以及不同層次之間,存在著鏈型關系。這些鏈型路徑和層次路徑相互交織在一起構成網絡遞展。在網絡中任何一個節點都有可能是風險元發生變化的點,同時也有可能是風險元停止傳遞的點。而所有的風險最終導致企業經營目標產生巨大的變化。
在全鏈條電網投資風險遞展結構中的各層次中的風險主要是自然風險元、市場經濟風險元、決策風險元、技術風險元、以及政策風險元五個方面。
3.1 自然風險
主要是指因氣候變化、地理變動產生的自然災害,例如地震、臺風、洪水、干旱等等。電網的建設項目建成后應該有一定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比如變電站的抗震等級要求,線路的抵御風速的標準等等,根據不同的投資地理位置,這些要求也會有所變化。
3.2 市場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主要指國內外經濟形勢對電網企業投資產生的影響。經濟形勢的變化會對國家的投資、貸款政策,金融匯率、利率產生影響,從而產生直接的投資風險。而經濟形勢的變化還對國民消費、經濟增長速度、產業結構變動、失業率有著影響,間接的影響到電網企業投資方案的選擇和實施,產生間接影響。
3.3 決策風險
是指在決策活動中,由于主、客體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而導致決策活動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在這里主要包括:負荷預測風險和資金風險。
3.4 技術風險
主要是指技術先進性水平、技術工人水平、監督質量水平等造成的風險。
3.5 政策風險
我國目前處于電力市場改革初期,很多政策還處于摸索階段,國家的相關監管政策和法律的出臺必然會影響到電網企業的正常運營。
4 結 語
電網企業的功能將由電力輸送、電力購銷、電力調度高度集中經營,轉為主要負責電網投資、電網運行、電力傳輸和確保電網安全等電力公共服務,電網企業的投資風險隨之放生改變。電網的投資需求一方面作為核價有效資產的前提,需求決定了電網的投資;另一方面電網的投資需求反過來受核價有效資產的制約,有效資產的核定辦法影響著電網的投資需求。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面對在全鏈條電網投資風險遞展結構中的自然風險、市場經濟風險、決策風險、技術風險以及政策風險等不確定因素,電網企業一方面需要科學預估投資規模,制定有效應對監管的投資策略。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披露,與政府監管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此外,還要合理設置電網規劃周期,確保與監管機構銜接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