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琴
摘 要 在西部公路的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對西部公路建設引發的環境問題進行了分析,再提出了公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措施,以期促進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西部地區 公路建設 生態環境 保護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公共交通成為西部大開發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解決交通問題就依賴于公路的修建。為了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近年來國家也在著力解決西部偏僻地區的交通問題。西部公路的建設雖然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同時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響,這些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除了對當地的植被造成破壞,還加劇了當地的水土流失和大氣污染等。所以在進行西部公路的建設中,需要注重對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一、西部地區公路建設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
眾所周知,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而在公路的建設中勢必會對其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在西部地區的公路建設中易引發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一)土地侵蝕加劇
受西部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蝕,而當在西部較為脆弱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修建公路時,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西部地區包括云南省、甘肅省等多個地區,其地貌是水蝕、風蝕等混合地貌,在人為改變自然環境時,施加在自然環境上的改造會破壞其土壤,加劇當地的土壤侵蝕。
(二)造成植被破壞
在西部地區修路必然會改變當地的自然環境,相應的,對當地的植被也會造成破壞。在修建公路時,必然要用混凝土等來鋪路,從而對公路周邊植被的覆蓋率造成影響。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修建公路對公路周圍的植被會形成較大影響,其影響范圍甚至會波及400米及更遠的區域,如果植被與公路的距離越遠,其受到影響的程度越低。修建西部公路給周圍的植被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在植被覆蓋率降低的情況下,周圍的水土流失情況變得更為嚴重。
(三)對水環境造成破壞
表面上看,修建公路只會對周圍的植被造成破壞,但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在植被受到影響時,生態環境中的其他方面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修建公路其實會對整個區域內的水環境造成影響,因為公路建成后會影響該流域的水循環機制,部分地區甚至會對水流的方向進行改變,從而對整個水環境形成不良影響。此外,在公路的修建過程中,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可能會成為污染源,污染周圍的水源,再通過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在整個時空進行擴散,對周圍地區的水源形成污染。此外,公路是人力對自然界進行的改造,在開挖和排水時,其路基等結構會阻礙周圍水流的流動,使得部分地區的地下水位升高,造成該地區土壤的次生鹽漬化,對當地土壤保持良好肥力形成不良影響。
(四)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生態環境本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當修建公路對周圍的植被、水源和土壤都造成影響時,其對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必然也會形成威脅。即使公路建成后,施工人員對周圍的植被進行了人為的重塑,但重塑的植被群較之自然植被群落擁有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也大大減少。
(五)改變了公路沿線景觀結構
公路在作為交通的重要通道時,其在某個地區中的布局不只是單線式的結構,而呈現出網絡狀的特征,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各個分散的地區連接起來,促進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從而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公路在修建過程中會改變其周圍的生態景觀,并且隨著公路網絡的不斷擴展,其對自然景觀的影響也會不斷擴大。在西部比較脆弱的生態環境中,公路帶來的負面生態效應必然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二、西部地區公路建設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策略
西部的生態環境本就比較脆弱,而在人為改造生態環境時,如果在改造過程中不注重環境保護,必然會導致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更嚴重的破壞,對整個西部地區甚至是全國的生態系統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因此,在西部公路的修建過程中,必須從各個階段保護生態環境,在完善當地交通的同時,盡量不改變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一)完善公路環境保護的法規政策
在保護西部公路周圍的生態環境時,完善的法規政策是保障,所以應當完善與公路等交通工程實施時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和政策,讓施工人員從設計到實施再到使用的全過程,都樹立起相應的自然環境保護意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真正落實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需要注意的是,相關法規要切實發揮作用,讓相關操作更加具體化和規范化,從而不斷提升公路修建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程度。此外,在制定相關法規政策時,可以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再結合我國道路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出比較完善的法規和政策。
(二)建立公路交通對環境影響的評價方案
公路對周圍自然環境的影響程度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的,需要根據哪些因素對公路產生的影響進行評價,這需要建立完善的公路交通對環境影響的評價方案,選擇適宜的指標,對自然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查研究,從而判斷該條公路的修建對整個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此外,還要配備專業人員,對相關的評價細則進行規定,為交通對環境產生的影響評價提供操作方法,對公路建成后對該區域的環境質量的影響進行評價,從而也為以后公路項目的建設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
(三)建立修建公路的環境監管機制
在西部公路的修建過程中,在修建公路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評價數據的基礎上,對建設的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監管,對嚴重破壞自然環境的工程行為進行整改,建立相應的保護自然生態機制的工程實施方式,從而保證在公路修建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重要保障。
(四)在公路的設計和施工中進行生態環境保護
在建立完善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法規和相應的監管制度的基礎上,還要將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落實到整個公路的修建過程中,真正實現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公路修建之前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體現環境保護理念,在修建位置的選擇、具體應用的修建工藝等方面將環境保護落到實處,從而有效對環境形成保護。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也應當嚴格按照相應的施工標準進行,嚴格控制施工的范圍和相應的施工技術,盡量避免水土流失、破壞植被等問題。從整體上建立生態觀,在各個環節注重生態保護,實現環境保護和公路建設的良性循環。
(五)利用合理的護坡生物工程措施
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開展公路的建設是最好的舉措,但在實際情況中,在自然環境和現實施工技術的限制下,在西部地區修建公路難免會對自然環境有所破壞,尤其是植被的覆蓋率,必然會有較為明顯的影響,這就需要在改變周圍的植被覆蓋率的情況下,人為地對其進行修復。所以在西部公路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合理地利用護坡生物工程技術,讓因修建公路而被破壞的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從而盡量降低修建公路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在護坡生物工程中,注意將草、灌、喬木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其植被的多樣性,從而較為穩固地護坡,盡量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六)公路環境管理的策略
在公路修建好后還需要對公路的環境進行管理,保證公路在投入使用后也能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對公路周圍環境的管理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運用環保管理技術手段,將生態環境的保護落到實處。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遙感技術等來獲取公路周圍的自然環境信息,不斷提高公路環境管理的效率,解決公路環境管理中的主要矛盾。
三、結語
西部公路的修建對整個西部地區,或全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公路的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時,其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形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為了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需要從法規政策的制定、公路的設計、施工等多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從而促進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澄江公路分局)
參考文獻
[1] 沈毅.西部地區公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對策[A].中國公路學會04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公路學會,2004:3.
[2] 邵社剛,沈毅.西部公路交通建設環境保護科技發展現狀及展望 [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6(10):304-307.
[3] 王永剛.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在公路建設中的體現[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33(06):136-138.
[4] 王昊宇.對西部山區建設綠色公路的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8(10):303-305.
[5] 蘇南.甘肅省生態公路交通規劃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