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要求增強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填鴨式”教學的方式,轉化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主動的、愉快地去學習,更多地去實踐,從而發展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且在學習中發展自己的三觀。而物理一直以來基本上是有些學生的弱勢科目,但物理作為一門實踐能力較強的科學,實際上更能貼近我們的生活并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本文就初中物理學習來談談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教師逐漸意識到學生本身的態度對教育的重要性,過往的應試教育模式也逐漸被取而代之,無論是當下熱門的微課教學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幾乎都在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本身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為學生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不單單是為了當前的學習,更是為了學生未來的美好發展,正如字面意思所說,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能力,是一種讓學生將主動學習變成生活中的一個習慣的能力,也是促進學生能夠自己學得會的能力,所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來講,都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那么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以初中物理課堂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 建立友好、受人愛戴的教師形象
(一) 發展與學生的友好關系
初中學生正處于性格發展的叛逆期,相信許多教師都有所體會,很多學生不服管,甚至故意和你對著干,并且當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時,就會產生厭惡這門課的情緒,這種情緒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消極性。所以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策略,不應是高冷的姿態,“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這個時候若是采取以硬碰硬的態度,并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教師無論在日常教學中還是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與學生多溝通多交談、讓學生覺得老師和藹可親,盡可能地與學生變成朋友。這樣讓學生喜歡你,那么教師講課時,學生就會因為喜歡你這位老師而有興趣認真聽。同時要讓學生覺得教師平易近人,那么學生就會有勇氣對自己上課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這樣的話是有助于教學的溝通的。學生沒有厭惡、不敢等消極情緒的存在,自然就會喜歡上學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能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二) 多贊美學生
都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激勵措施無論什么時候都是有效的,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特殊階段,非常在乎他人對他的認可,而作為教師則需要贊美、引導和告訴他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無論答對與否都應對學生有好的評價和認可,隨后對回答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更正,而不是直接否認,這種直接否認的方式會導致學生感覺失去了面子,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采用這種認可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成就感,并且學到了知識,學生會帶著愉悅感聽課,就會每天期待學習,逐漸培養學生愛學習的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 開發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
(一) 增強課堂趣味性
對于枯燥的課堂,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是厭惡的,甚至有些教師還會出現把學生講到睡著的情況,因此教師應改變自己的上課方式:比如說盡量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考慮到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很貼近的學科,因此教師可采用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方式引入知識點,并且提出疑問,引起學生對問題的興趣,讓學生開動腦筋,主動去思考。例如在講《密度和浮力》一課時,教師可采用比較的方法引入課題,將兩個同等大小的實心球和空心球放進水里,和學生一起觀察,看會發生什么樣的現象。借機向學生發起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讓學生自由發言,然后將小實驗的內容逐步轉至課本內容,通過講課解釋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與實質。用這種方式讓學生主動去思考,積極地發言,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 加強課堂互動性
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應該做課堂的主體。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增強課堂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更多地去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例如,在《熟悉而陌生的力》一課中,由于重力和摩擦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力,所以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列舉,生活中有哪些你認為是重力與摩擦力作用的情況。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演示實驗“兩球相撞同時彈回”這個狀況,再讓學生分組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還可就這個話題展開辯論,讓學生在討論和實際的課堂參與中對知識點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有趣的課堂互動也激發了學生們自主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愛上學習,積極地去學習。
(三) 對學生學習的方法進行糾正、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由于學生本身尚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基本上沒有一個恰當的總結和發現。在一堂有效的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熱情正濃時,抓住學生的這股學習勁頭,課后讓學生自主地將課堂知識加以鞏固,這樣的學習效果斷然不會差。反之如果沒有用對方法,可能學生會出現“學而不得”的情況,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挫敗感,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也應注意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輔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讓學生課堂中學了,課后應付式地作業,過后忘之腦后。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尚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而教師在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盡量與學生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之外,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不一樣的課堂授課方法讓學生喜歡聽自己的課,能夠做到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在課后還回味無窮,用這種方式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并通過調動課堂氣氛,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這必定是一堂成功的教學課。最后,教師依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給予一定的學習方式、方法上的幫助,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自然而然地轉變為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劉鐵芳,黃鑫.教學何以成為美好事物的經歷[J].中國教育學刊,2014(07).
[2]王秀香.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自主學習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13(8):95.
[3]焦春嬌.如何運用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學習能力[J].學苑教育,2011(14):68.
[4]周磊行.新課程理念下政治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教育部學術),2011.(12):115-116.
[5]蔡增力.新課程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3):108.
作者簡介:
羅貞鏗,福建省泉州市,德化鵬祥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