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華
摘 要:語文寫作教學的效果直接決定著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從初中語文試卷的設置即可看出,開展寫作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寫作在試卷總分值中占據了最大的比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可被劃分成搜集資料、確定思路和確立主題等幾個環節。寫作的基本是思路的確立和材料的搜集,寫作的靈魂是創造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質量
所謂寫作,指的就是借助語言文字來將個人的思想以及情感表達出來,將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及看法呈現出來。生活是寫作的根源,作文中的內容都來源于生活,寫作就是將生活中的真實實例用文字呈現出來。所以,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該要讓學生將自身的真實情感融入于寫作中,其寫出的作文才會更加的生動、形象,更容易打動人。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現存問題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為作文教學花費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也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過程進行真正有效的訓練與指導。
首先,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依舊沿用陳舊的教學手段,也未對自身的教學模式及時革新,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當在作文單元訓練中碰到一些較難的理論知識時,通常都只是簡要概括,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更加無法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于寫作過程中。
其次,初中語文教師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只關注學生的寫作數量而非質量。作文訓練和其他各科教學一樣,陷入了“大運動量”的誤區,教師錯誤地認為,只要加大作文的訓練量,就勢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實際上,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并不能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并且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熱情,非常容易適得其反。
最后,作文內容和生活存在分離現象。寫作應該來源于生活,寫作如果脫離了生活,就會變成無根之水。但在當前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并不注重讓學生將寫作和生活聯系起來,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經常泛泛而談,不能如實地反映生活現狀,寫出的文章缺乏可信度。
二、如何提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
1.從生活及讀物中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為寫作提供了無盡的源泉,所有寫作都應該圍繞生活而展開,脫離了生活的寫作會變成無稽之談。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起到引導的作用,引領學生步入實際生活中,探索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生活的點滴中尋找可供寫作的有用素材。可以設想,假如魯迅先生沒有深入到生活實際,就不可能創作出如此真實又發人深省的《風箏》。寫作是對真實生活的藝術折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鼓勵學生去感悟實際生活。同時,書籍是人類智慧的凝結,語文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擴大閱讀量,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從別人的優秀文章中積累可供自己利用的寫作素材,從別人的寫作思路中啟發自己。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具有深度且風趣的讀物,提高學生的賞鑒能力,這也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對語文教材中出現的文章進行充分利用,深入挖掘這些文章中的辭藻和內涵,從而啟發學生,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教學的教學質量。
2.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及寫作興趣
寫作是一項腦力活動,僅僅依靠大量的寫作素材是不夠的,就算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有可能無法進行創作,這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寫作欲望。所以,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了解時事,從社會熱點中找到寫作的切入口,激發其寫作欲望。同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還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更加熱情、自覺地進行寫作,此舉可以明顯改善學生的寫作質量。
3.拓寬寫作思路,融入真情實感
衡量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考查學生的作文質量,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應該把努力指引學生在語文寫作中應用平時積累的素材作為教學重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盡可能地用自己平時積累的優美語句來表述自己的思路,增強文章的美感。從寫作材料上而言,初中語文教師要促進學生選取一些和生活實際或是自然界有密切聯系的寫作內容,在確立了自身的寫作內容之后,學生還應該對這些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利用自身積累的素材對這些內容進行潤色,最終呈現出一篇句子通順、語句優美的高質量文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拓寬自身的寫作思路,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于文章中,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創作出更加具有新意、更容易打動人的文章。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學習各種新方式,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手段,總結各種經驗教訓,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韋運鴻.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方法[J].讀與寫(中旬),2016(13).
[2]張青明.淺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方法[J].魅力中國,2016(24).
誗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