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蓉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初中英語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促使學生擁有了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在此背景下,舊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的教學需求了,作為新時代的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應以創新精神為指導,利用更為高效的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和個人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在英語過程中也會遇到諸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語言學習環境差等影響教學效率的新問題。對于這些新問題,我們教師要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加以應對,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高效課堂教學的特點
課堂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的時間有限,如何高效利用課堂時間使學生收益最大化,是教師最關心的問題。我認為高效課堂教學的特點大致分為以下幾方面:
1.有目標
教學是一種有目標的活動,判斷教學是否高效的標準就是看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教學目標對于教學實踐有兩個作用,一是列舉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策略;二是實施教學策略,使教師能夠測量這些策略對學習者的影響程度。
2.有意義
高效的課堂教學通過把教學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創造學習的意義。通過對英語的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并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使英語成為學生接觸和加深對其他領域知識學習的工具。在教學中把知識和學生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將其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知識結構的組成部分。教學要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學生聽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引導其從原有知識中生長出新的知識。教師的定位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的定位是構建知識的主動接受者,而不是被動接受灌輸的對象。
3.有效利用課堂時間
高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有時間意識,精心選擇內容,嚴密組織教學。作為教師,要在課前準備充足,做好教案,備足印發給學生的材料,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在教學方法上要懂得變通,總體上使用英語教學,創造良好的英語語境。在解釋難點詞匯或語法時,使用母語做解釋,以節省課堂時間。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對課堂進程有所估計,活動應難易適度,時間合理,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
二、組織高效課堂主要教學內容與方法
高效英語課堂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核心目標,該目標需要建立在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整體發展上才能實現。以下從語法、詞匯、閱讀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1.語法
學習語法要通過學習其形式、意義,加以得體運用。教師要知道學生學習某項語法的主要難點,安排更多時間,給出更多例子和提供更多的機會指導學生練習重點。語法的學習需要反復訓練和不斷豐富,教師應設計更多的活動,提供較多的機會讓學生能經常運用語法,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豐富語法項目的意義。
雖然語法教學提倡讓學生以探索的方式去尋找規則,但是最基本的方法還是呈現、解釋、練習。呈現主要以聽或讀的方式呈現含有要學語法項目的內容,讓這些內容進入學生的短時記憶中。呈現的例子本身就可以作為范例,讓學生跟讀、記憶、抄寫。解釋要求教師通過將要學習的語法點單獨提取出來,單獨講解語法形式的構成和用法,幫助學生理解。練習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從短時記憶移入長時記憶,幫助學生吸收并掌握。
2.詞匯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關鍵,詞匯量與熟練程度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詞匯學習要能辨認口語或書面語中的詞匯,理解其意義。詞匯教學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識別、理解和記憶詞匯,讓詞匯進入長時記憶,在需要的時候方便提取。詞匯教學要按照從易到難的方式進行。除了教授教材規定的詞匯外,在課堂中應盡量使用課堂用語,幫助學生掌握口語交際技能。如See you tomorrow等。由于英語課堂上沒有更多時間來教授詞匯,教師應教會學生使用詞典,以幫助其養成通過詞典搜集詞匯的好習慣。
3.閱讀
閱讀作為一種方法,可以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詞匯、語法。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從各種文本中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在理解文字獲得信息的過程中,學生要經過記憶、理解、分析等認知過程,這實質上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快速、自動化是評價閱讀能力的標準,學習和工作是學習閱讀的目的。
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廣泛閱讀積累閱讀經驗。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著重教授閱讀的策略與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掌握閱讀策略,具有流利的閱讀能力,使其從閱讀中學習,獲取信息。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積極提升自身教學素養,高效地完成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掌握知識,有效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陶濤.如何有效組織課堂教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
[2]馮旭初.全腦激發的高效課堂[M].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
誗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