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勝 唐紅梅
摘 要 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師德師風傳統,教育工會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教育工會可以在改變自身工作理念,提高凝聚力;多方聯合互動;建設和諧文化;培養塑造精品活動;維護教師權益,提高教師幸福指數;榜樣育人等方面促進師德師風教育。
關鍵詞 教育工會 師德師風 舉措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10.014
On the Measures Taken by Educational Trade Unio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LIU Guangsheng, TANG Hongme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fine tradition of teacher ethics and ethics, and the education trade union must play its du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Education union can change its own working idea, improve cohesion, multiparty interaction, build harmonious culture, cultivate excellent activities, safeguard teach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mprove teachers' happiness index, and promote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on union; teachers' ethics; measures
師德師風建設是教育工會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人們常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因此,教師就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促進人才的健康發展,才能為教育的發展注入正能量。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應包括愛崗敬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等內容。同時,對教師的行為與作風也有具體、嚴格的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
我們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師德師風傳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的思潮,比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上述不良思潮也或多或少影響了人民教師的言行,導致少部分教師的師德師風出現了滑坡。為此,教育工會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教職工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理應發揮自身特點與優勢,密切聯系群眾,配合教育行政部門積極參與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師風水準。
1 改變觀念,提高凝聚力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觀念引領行為,如果我們有干好工作的主管愿望,在面對客觀問題時,就能創造性地解決教職工的實際問題,獲得教職工的肯定。通過解決教職工的實際問題,教育工會才能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目前,少數教育工會脫離群眾實際,工作浮在面上,既影響工會干部的形象,又影響了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改變上述現狀,要求工會干部要改變觀念思路,深入基層、多辦實事,看看教職工需要什么、有什么想法,在諸如小孩入托上學、職稱評聘、住房等方面有沒有實際困難和合理性建議。
2 多方聯合互動
2.1 新老結對,增強教師育人能力
新入職教師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在育人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為提高他們的育人能力,教育工會可以探索貼近新老教職工實際的師德師風活動內容和方式,把工作做細做實,提高師德師風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教育工會可以通過組織新老教職工結對,牽線名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業務師德師風等方面的指導,以新老教師結對互動的方式,提高新入職教師的師德師風能力和業務能力。
2.2 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凡事都有兩面性,把兩面性綜合起來考慮,才是科學的。教育工會工作內容,同樣存在特殊性和普遍性,教育工會應該分別依據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制定各自對應的具體內容、方式方法,從而建立 “精準”的師德師風建設體系。教育工會要根據不同特點的會員,開展不同種類的工會活動,使全體工會會員在全年的活動中都能參加各自需要的活動。“不放棄、不拋棄”,避免具有特殊需要的一種或幾種會員被邊緣化,做到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全員參與,一個都不能少,從而提高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效性。
2.3 崗位職責滲透師德師風教育
一個硬幣有兩面,一面都不能少,少了,就成了“殘幣”。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同樣應該具備業務能力和師德師風情況兩面,缺失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稱其為合格教師。現實中,有些老師只重視業務能力的學習和提高,往往會忽視自身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應該是教師崗位職責中應有之義,因為我們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民教師應該自覺加強個人修養,提高業務能力,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自覺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健康成長成才。
3 建設和諧文化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傳統。和諧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家和萬事興、萬事和為貴、和氣生財等都是和諧文化的文字描述。在創建和諧文明校園中,教育工會理應發揮應有的作用,教育工會通過建設和諧文化,使全體教職員工接受和諧文化的熏陶,遇事協商,懂得協調,行動協同,同心同德,共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形成“氣順、心齊”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