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摘 要】闡述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意義,探討了大學物理雙語課程的特點,根據本校教學實踐進行了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對深化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研究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O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5-028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131
隨著高新科技的迅猛發展,信息環境的日益普及,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加快,雙語教學任務作為時代的需求,歷史地放在了我們面前。國內某些著名高校像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等先后開始對本校部分“名牌”專業實行中英文雙語教學,通過對學生“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習訓練,使他們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外語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提高了教學水平,增強了學生專業素質,并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效果。
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為核心的現代辦學為理念,使得以中英文雙語為教學載體,實行教學實踐改革成為現今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子、電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高校開設電子、電信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對過去傳統教學方法實行改革。各校雖然在電子和電信及相關專業就專業設置、基礎課程等相繼做出調整,但是為了適應信息化、國際化需要,就某些專業基礎課程增加雙語教學顯得至關重要。在這樣的基礎上,我校對電信專業的大學物理課程進行了雙語教學的探索和研究。
1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意義
大學物理學是為理工類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是研究自然界物質的基本結構,最基本、最普遍的運動形式,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轉化規律的科學。它不僅要為學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礎,而且要使學生受到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訓練。自然科學的發展是極其迅速的,出現了大量科學的分支,包括了各個高科技領域,但從其基本理論上講都是建立在物理理論的基礎上。因此物理學也是自然科學的基石。學好本課程不僅對學生后繼課程學習十分重要,而且對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和進一步學習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更新知識,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采取兩種語言教學,即在教材使用、課程講授、課后輔導、考試等教學環節中同時使用外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的教學活動[1]。目前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大量的物理學經典理論和教材用英語編寫而成,很多重要的參考文獻都是以英文發表,各種國際學術會議的工作語言也大都使用英語。因此,要掌握最新的科技發展動態,進行深入的物理學研究,就必須熟練掌握和使用英語。而目前高校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程,雖然可以使學生掌握一些日常用語,能夠在生活和工作學習中用英語進行交流,但是缺乏對科技方面的詞匯、描述方法和習慣用法的深入理解,學生閱讀科技文獻困難較大。大學物理的教學內容層次豐富、涉及面廣,可以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比較適合開展雙語教學活動。在這門基礎課程中采用雙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科技英語的閱讀寫作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大學物理雙語課程的特點
大學物理作為物理學最基本的內容介紹,給學生展示物理學這一基礎領域主要的基本知識與研究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以及近代物理的基本內容。國內大部分的大學物理教材都分為上下兩冊,有的甚至分為三冊,內容十分之龐雜,涉及的知識面廣,具體的知識點多,整個物理體系內部有著非常強的邏輯關系,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計算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微積分、矢量運算等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要求較高。綜合以上因素,學習的難度較大。
由于大學物理的難度較大,僅僅使用中文來教學,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學習起來都比較困難抽象,如果再進行雙語教學,勢必會加大學習難度。在雙語教學中,要求學生同時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好的英語水平,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或專業知識水平較差,則會出現既不能專心的學習專業知識,也不能很好的學英語的情形[2]。英語教學不僅不能促進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會反過來干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擾亂教學進度。很多高等院校把是否通過4級(CET-4)作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是否適合開展雙語教學的標準。顯而易見,雙語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那么要達成原有的普通大學物理的教學目標,就要增加相應的教學時長。我校的物理專業學生一般在大一的上下兩學期進行學習,每學期54個理論課時。而非物理專業的理工科學生則安排在大一下半學期學習,只有32或者36個課時。課時非常欠缺,授課進度較快。
雙語教學的基本目標首先是學科教學的目標,應把學科內容放在首位,在進行學科教學的同時把語言教學作為一種滲透,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可以接觸到國外的原版教材,接觸到物理學的最前沿的科技領域,能夠閱讀物理學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英文文獻。既把英語作為工具拓寬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又同時能夠提高科技英語的閱讀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3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方法研究
由于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本身學習難度較大,所以一開始就全部使用英語講解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存在較大困難。根據我校電信班級的實際情況,采用由淺到深、由少到多的英語使用原則。在課程剛開始時采用全中文講授,中英文板書結合的形式。對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定理先使用中文表述,然后再用英文進行對照講解,以加深學生對于重要物理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詳細數學推導過程由于非常抽象,則以中文講授為主。根據課程內容需要,在每節課的正式教學之前要求學生提前掌握4-5個專業物理詞匯。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學生掌握的專業詞匯量就會積少成多,為后續的科技文獻閱讀打好基礎。在每節課的理論教學之后,預留一定的時間用英語介紹與本節課知識點相關的物理背景知識或前沿科技動態,或是讓學生觀看一些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的英語小視頻,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程開始之初,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調整講課的速度,對于一些復雜的英語表述可以適當重復,爭取讓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聽懂理解。當學生適應之后,可以相應地增加授課速度,根據教學效果逐步增加英語的使用比例。到了學期的中后期,在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所提升的基礎上,增加學生的口語交流表達。在課堂中用英語提問,要求學生用英語回答。在上課結束之后開展課堂討論,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用英語分組討論,用英語思考和解答問題。
采用雙語教學的模式實現普通大學物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教材的選擇。使用英美原版或原版影印的教材,可以使學生學到如何用原汁原味的英語表述物理概念與物理定律,既體驗到英語的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又加深了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目前國外引進的原版教材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費曼物理學講義)及《Berkley Physics Course》(伯克利物理學教程),內容范圍比較廣泛,涵蓋物理學的大部分領域,講的較深。難度中等的教材有《Sears and Zemanskys University Physics》(希爾斯大學物理)和《Halliday Physics》(哈里德物理)、《Fundamentals of Physics》,目前國內很多重點大學采用過。相對簡單的教材有Raymond A.Serway的《Principles of Physics》(物理原理);Hecht的《Physics》;Paul G.Hewitt的Conceptual Physics(概念物理)等[2]。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外語水平選擇適合的教材。根據我校電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應的課時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選取了《物理學基礎教程》(楊洪菲主編,航空工業出版社)作為中文教材。該教材內容精煉、重點突出,適合我校大學物理課時較少的實際需求,且與教學大綱符合度高。然后選擇一本英文原版教材作為閱讀材料,供上課的時候對照使用。
4 結語
目前我校的雙語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受益,教師需要閱讀英文原版教材,查閱英文科技文獻,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改革課堂教學方法,也收獲良多。今后,隨著學校管理者對雙語教學、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視,教師教學經營的積累,教學實踐研究的深入,雙語教學在培養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中必然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佳寧,李華.量子力學雙語教學研究[J].大學物理,2010,Vol29,No2:51-53.
[2]劉玉穎,賈責儒,朱世秋,呂洪鳳等.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J].物理與工程,2015,Vol.25,No2:93-96.
[3]穆志勇,溫元斌,章晨靜.西部高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研究[J].華章,2011,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