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莉
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大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本文首先指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實際案例,提出幾點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與發展潛能等積極品質的科學,對心理生活中積極因素的研究予以著重強調,其基本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分別為積極人格、積極的情感體驗和積極的社會制度,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理念可以讓其教育質量得到提升。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方面,很多學校都是根據大綱要求建設課程教學目標,沒有緊密聯系實際情況,在課堂中,普遍采用的是羅列問題、提出策略的教學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窄化為心理問題;部分高校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使得教師專業素養不足,且授課方式單一,同時,還有部分高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教師沒有和學生建立起一種融洽的關系,使得教育效果受到影響;在部分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各學科教育存在割裂現象,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相互獨立,聯系性不強,讓教育效果受到影響。
二、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1.樹立積極的課程目標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應該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就當前來看,積極的課程目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1)保障學生個性發展。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讓學生在自身基礎上進行完善和發展。(2)幫助學生應對多種壓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除了可以讓學生應對課程考試壓力外,還應該讓學生可以面對職場壓力和婚戀障礙等,其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大學生的校園生活[1]。
2.采取積極的課程方式
積極的課程方式能夠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得到有效開展,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包含了自我教育方式、互助式教育方式和體驗式教學方式。積極心理學需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予以強調,既需要傳授給學生相關的知識,更需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生理進行積極調控,讓學生可以認識自我、建設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確保學生的中心地位,對學生主體活動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予以關注,如在我國吉林大學,就采用了互助式的教育方法,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同學之間可以利用接納、肯定和鼓勵等方法在彼此之間施加積極的心理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去主動體驗教育情景,讓學生可以選擇和自身心理發展相關的主題完成探究工作,幫助學生掌握心理方法、獲取心理知識,讓學生的心理發展得到有效促進。
3.開展積極的課程內容
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發展,讓學生對認知發展規律予以了解,清楚自身的認知發展水平,并對不良認知進行改善;需要鍛煉學生的情緒穩定能力,教會學生一定的調控手段,讓自身保持樂觀、積極的心境;需要對學生的意志進行優化,心理韌性可以幫助人克服困難,在課程內容中應該提升學生自我調節與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性。
(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1.培養教師積極工作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對于大學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高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督促教師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對教師的積極力量予以充分挖掘,讓教師的積極體驗得到增加。在工作中,讓教師體會到滿足與快樂。而教師應該對自身情緒進行積極調解,不斷提升自我的工作技能,可以去參加多種心理學研討會,以讓自身底蘊更為豐富[2]。
2.強化教師心理咨詢技能
在高校中,咨詢中心的教師應該利用自身技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我國黑龍江大學為例,該校為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得到提升,對咨詢中心的教師開展了學習活動和培訓活動,讓教師自身技能和專業素養得到提升,讓教師可以將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該校督促教師需要和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關系,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更為親近,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得到有效保證,提升了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
(三)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是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組成的,因此,高校應該積極引導家庭和社會開展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方面,高校教師、導員應該和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懂得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清楚大學生在學校的動向;在社會方面,高校應該積極和校外溝通,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活動,如在我國湖南師范大學,該校就和校外的居委會、心理輔導機構以及志愿者服務隊取得了聯系,讓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對社會進行提早感知,讓學生獲得積極體驗,進而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積極品質。
綜上所述,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的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提升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孝鳳.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4,3204:151-154.
[2]范春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J].青少年學刊,2015,0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