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摘要:中職德育教育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觀念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在德育課上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水平,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以案例教學法的模式從案例要與德育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案例在德育課堂上的應用要具有真實性、案例一定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三個角度進行闡述。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德育教育;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17-01
德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好課本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辯證的思維來思考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并且學會如何做人做事,不僅如此,還要重視學生政治思想、法律意識、良好行為習慣、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案例教學法在德育教育中比較常見,教育效果也有目共睹,所以要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需要把理論性與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切實的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1.案例要與德育教學目標保持一致
在中職學校德育教育采取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素質相比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要落后一大截,但他們也是一群朝氣蓬勃,充滿陽光,有理想,有抱負的孩子,只是當前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或者思想觀念出現了偏差。故而,德育教師有必要幫他們改正缺點,助他們成長成才。在德育課堂上,采取案例教學法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為學生所準備的案例要避免一味地穿插,因為這樣往往很多案例和實際的教學內容聯(lián)系甚小。為了讓案例教學充分發(fā)揮其效果,需要在緊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簡而精,與德育教學目標保持一致。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述《哲學與人生》中"聯(lián)系的特點"的時候,我選取了《泰姬陵的保護神》這個案例:泰姬陵是印度國家的象征之一,隨著印度工業(yè)的發(fā)展,大量有污染的氣體被排入大氣中,而天氣下雨又導致酸雨越來越嚴重,這在無形中對泰姬陵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印度政府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由此要求生態(tài)學家來解決這個問題。生態(tài)學家在泰姬陵的周圍全部種上桑樹,因為桑樹一方面好比過濾網,阻擋了化工廠方向吹來的廢氣,另一方面,桑樹又是一種極好的抗污染的樹種。這樣以來,泰姬陵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我舉出這個例子后,我問學生,泰姬陵為什么會遭到破壞,遭到破壞的原因是什么?印度政府為何要保護泰姬陵?桑樹在保護泰姬陵中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我通過對學生循環(huán)漸進的引導,讓他們結合課本自己歸納總結出聯(lián)系的三個特點: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由此加深了學生的對知識點的印象。
2.案例在德育課堂上的應用要具有真實性
案例教學在德育課堂上的應用,也帶有樹立學生良好的思想觀念的目的,因此保證其真實性相當重要。很多教師在講解課本知識的時候,想要鼓勵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他們喜歡用雷鋒、邱少云等感人事例。毋庸置疑,這些故事對于促進學生思想觀念的轉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現在的中職學生基本上都是00后,上述案例離他們遙遠不說,而且與學生有些距離,學生更愿意聽他們周圍發(fā)生的真實案例。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解《哲學與人生》"人生是一個在曲折中發(fā)展的過程"的時候,我舉出的是90后"無臂超人"楊孟衡的勵志故事。楊孟衡七歲的時候,因淘氣不小心被高壓電被擊傷,從此以后他失去的雙臂,但是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不向命運屈服。他以頑強的意志最終學會了用腳寫字,用腳練習書法。通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聯(lián)系,楊孟衡書法練得極好,還參加各種比賽,不僅如此,他樂觀的面對生活,努力的學習,最終以594分的成績順利考入中山大學,我在課堂上還給學生播放了楊孟衡參《我是演說家》的視頻。他那飽含深情的演講,讓課堂下的每一個學生都深受感動,我然后又繼續(xù)引導學生,讓自己對照一下楊孟衡,自己身健健康康,生活幸福,學習成績卻是如此的糟糕,難到不感到羞愧么?人生不是總會一帆風順的,只要有信心,什么樣的困難克服不了呢?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我也相信他們一定會有所思考。
3.案例一定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
德育教師在課堂授課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好模仿的這些特點,對他們的思想正確的引導。在進行案例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準備與學生相關,深受學生喜歡的話題。實踐證明,在課堂上,只要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學生不想學習都很難。中職階段的學生雖然紀律觀念較差,學習成績普遍不佳,但是這不影響他們品德的形成。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只用不斷思考、分析案例,不斷地積累案例,不斷地提高經驗認識,對事情的認識就會更加地開闊。
例如,我在給學生上《職業(yè)道德與法律》中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的這一章節(jié)的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我依舊采取的是案例教學。我在給學生講授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讓他們利用星期天,通過實地調研來意識生態(tài)保護的重要性。我將全班的學生一共分成五個小組,然后讓他們對城鎮(zhèn)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調查。比如,第一組調查空氣質量,第二組調查水源質量,第三組調查固體廢棄物等。當學生調查完畢后,在課堂上我讓他們匯報調查結果,展示他們所收集到的圖片、資料等等,然后大家進行交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貼近必然會讓學生興致高昂,由此提高教學時效性。
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模式下的中職德育教育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大有裨益。當然,德育教師在采取案例教學法的時候也要根據學校、班級以及講課進度。課本內容的實際情況進行,而且還有不斷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好的有助于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何歡.試論"學會選擇"的道德教育[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2]李廣洲,王業(yè)松.淺談政治課教學中的案例應用[J].當代教育科學. 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