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一理念與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共同明確印證了語文指向語用的學科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64-01
在小學語文教材很多課文中都有非常好的讀寫結合點,教學中,教師要樹立鮮明的"學語言用語言"的語用意識,善于挖掘有效的讀寫結合點,進行有效的讀寫訓練,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教學目標。那小語教學中如何挖掘有效的讀寫結合點,進行讀寫訓練呢?在近年的小語教學中我運用仿寫、想象寫、續寫三個方面的策略,找到了一些結合點,并在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讀寫結合之抓仿寫點
1.1句式仿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特殊句式,引導學生仿寫。如,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趙州橋》一文時,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中描寫趙州橋兩側石欄圖案精美的句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寫一寫身邊景物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仿照本段句式寫一段話,在仿寫的過程中積累語言,感悟作者寫作的精妙。
1.2構段仿寫。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構段非常典型,文章條理清晰,是最好的讀寫結合點很好的仿寫范文。如教學《頤和園》,課文整體是總分總的結構,在分述部分2-5自然段,又均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所以課前布置選點游覽,課堂整體學文后,我便設計這樣的小練筆:選擇一處景點,采用總分的構段方式,介紹一個特點完成一段描寫。
仿寫,是學生作文的階梯,更是課堂進行讀寫結合的基礎訓練方式,運用模仿這種手段,積累語言,將所學知識遷移運用,轉化為能力,逐步達到創新的能力。
2.讀寫結合之抓想象點
2.1讀后看圖想象寫。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數配有插圖,這些插圖是對課文情境的灰雀》一文,課文的插圖是這樣的:在公園的白樺樹下,列寧找不到之前每天看到的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他看見了一個小男孩,就向小男孩詢問,小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又不敢講。于是設計下面的看圖想象寫練習:男孩說:"沒……我沒看見。"男孩想:。"一定會飛回來的!"男孩肯定的說。男孩想:。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列寧心里想:。
插圖,帶著學生走進課文;想象,富于插圖生命力;語言,自然流了出來;能力,悄然提高。
2.2讀后情節想象寫。一些故事性強的課文往往在描寫的時候都留下一定的情節空白,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抓住這些情節的空白處,設計小練筆,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如,《給予樹》這篇課文,我就請學生按照課文的情節,想象后來可能發生的事,再寫下來,"圣誕節到了,孩子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補寫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筆來豐富課文內容,在深化理解課文的同時提升表達能力。
2.3讀后結尾想象續寫。續寫要借助想象。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較強的文章,結尾言雖盡,但意未止,這就給學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設計小練筆續寫想象,激發學生想象的翅膀,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同樣是《給予樹》,我充分利用課堂即將結束前的五分鐘時間,請同學們換位思考,假如你就是援助中心接受金吉婭的圣誕禮物的小女孩,你會給金吉婭寫幾句怎樣的感謝話語呢?學生在續寫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的提升了寫作能力。
3.讀寫結合之抓改寫點
3.1抓人稱改寫點。教材中的部分課文,我們可以把課文中的人稱加以轉變,第一人稱可以改為第三人稱了,也可以把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例如,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時,在學生了解了文中描寫的5種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選一種感興趣的玻璃進行自述。我是 玻璃,我 。學生將所理解的文本內容融入改寫中,讀而有感,感發為文。
3.2抓結尾改寫點。在課文的結尾處"言有盡而意無窮",這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遐想馳騁的天地,讀寫結合提供了一方難得的寶地。教學中,讓學生放飛思緒續編故事也是常用方法之一。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學完課文之后,引領學生想象:那14個孩子的父親一定會比我們更加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他們會對這位父親說些什么呢?
改寫,是閱讀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再創造加以表達的,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創新能力。
讀寫結合是學語言,用語言,是"用課文教語文,教兒童的語文。"教師若能設計有效的讀寫結合點,讓閱讀與寫作比翼雙飛,厚積薄發,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就一定能為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插上有力的翅膀。當然,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兩點:不是每篇課文都必須要找到有效的讀寫結合點,而要根據文本的特點來決定是否需要設計讀寫結合訓練;課堂設計了讀寫結合點,根據結合點寫的內容、方式不同,留出3-10分鐘不等,以確保課堂讀寫結合訓練時間充足,反饋落實,真正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