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視小學生們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新課改提出的具體要求,將有助于增加學生們的識字量,讓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穩步提高。本文將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教學方式方法是否得當,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促使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途徑
閱讀屬于學生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對拓寬學生的視野有著極大的幫助,能夠適當地豐富學生們的想象空間,增加知識量的累積,轉變固化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們的創造能力。在小學階段,學好最基本的語文知識至關重要,這是為提升閱讀能力打基礎的過程。老師們應該重視多種手段的合理利用,保證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穩步地提高閱讀水平,適當地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水平。
一、 在詞句訓練中夯實閱讀的基礎
小學生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對于語文閱讀有著獨特的認識,由于他們實際掌握的字詞量較少,所以需要老師重點強化對小學生詞句的訓練,讓他們通過適當的積累字詞量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同時教學活動開展應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明確他們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適當地促進學生們閱讀能力的穩步提升。根據具體的實踐證實,老師可以積極地組織多彩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詞語接龍小游戲,可以激發學生們參與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行列,掌握更多有趣的詞匯,為了爭取勝利獨立積累并運用。老師也可以倡導學生們進行摘抄,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們實際的學習效率,讓整體的教學水平上升至新的層次。
二、 科學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閱讀熱情
老師應該科學使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明確學生們的年級特點,適當地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們參與閱讀的熱情。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聲音、動畫及視頻等為學生們展示形象化的理論知識,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和老師們互動交流,促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學生們更愿意在活躍的課堂中學習,老師們可以適當地引導學生們進行人物角色語言動作的模仿,通過對學生們在模仿中的表現情況評比,這樣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強化學生的學習信念。比如在學習《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時,學生們可以進行不同角色的對話,找三位學生分別扮演漁夫、漁夫老婆和金魚,這樣就能讓他們在進行模仿的時候感知具體的情境,明確不同角色的內心感受,搭配著適宜的音樂及動畫背景,學生們的注意力將會更加集中,這樣的閱讀效果最佳。
三、 實現家長、老師及學生的密切配合
對于小學生來說,家長們扮演著第一任老師的角色,需要在生活和學習上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給孩子們真切的幫助與關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相互配合,和學生們建立起相對穩固的鐵三角關系,實現統一才能更加可靠,如果三方有一方不穩定,將會影響到各方關系,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支持,同時也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只有實現有效的配合,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家長和老師應該發揮出積極的督促和管理作用,讓學生們逐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將其作為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學生們在自行閱讀《小人國》的相關文段時,家長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和他們一同閱讀,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有感情的誦讀,將閱讀的樂趣充分顯現出來,帶領著孩子們更好的模仿和跟讀,使他們投入到學習中,享受閱讀的快樂。學生只有真正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同時也會在家長面前表現出真正的自己,證實自己對閱讀文段的理解,提升閱讀的水平和質量。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時地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對他們提出適當的表揚和贊頌,使他們不斷地樹立自信心,堅定好學習的方向,努力展現自己的才能,用實際行動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為閱讀做好充足的準備,在逐步積累字詞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
四、 不斷探索并實踐科學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積極地貫徹新課改要求,堅持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并分析問題,明確他們成長的環境,采用最科學的教育手段。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活動。老師們應該積極地展開交流和探討,分析適宜學生們接受能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與自由,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也應該重視和家長的交談,通過適宜的溝通,清楚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學校的表現,由此可以讓家長和老師教育相互串聯,更好地達成一致的教學理念,保證學生們在家里可以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在學習擁有良好的品行,適當鞏固實際的教學成果,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感受閱讀的快樂。老師們應該適當地為學生推薦閱讀材料,讓他們清楚地了解自己適合的讀物,通過日常教學中強調的詞匯積累和語句摘抄,鍛煉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高年級的學生也可以在老師和家長的建議之下適當地展開閱讀日志的寫作,這樣的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同時為后續的寫作練習打好堅固的基礎,穩步地提升語言寫作水平,對整體的語文教學質量有著積極影響。
五、 結語
強調小學生們的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能夠為后續語言表達及寫作練習奠定基礎,確保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地選用教學方式,在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中,為學生們營造出更加優質的學習空間,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讓他們在優秀作品的熏陶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和家長還應該實現密切配合,為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環境,通過對他們閱讀意識的培養,穩步地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在此過程中鍛煉他們的寫作技巧,使小學語文教學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張玉卿.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2,(02):105.
[2]宋洪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華少年,2017,(06):99-100.
[3]邱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普童話,2016,(30):63.
[4]陳明貴.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7):39-40.
作者簡介:
杜秀瓊,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升鐘鎮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