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據教育實踐了解發展現狀。通過思想教育實踐能夠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準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可以促使思想教育方法積極發展。如果想要大學生思想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就要通過實踐的方法使思想教育內容融入到大學生的心里去。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 教育實踐
一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教師教學為教育的主要方式。這種單一的灌輸方式,很難讓學生全面掌握思想政治。而實踐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進去,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的特性
實踐是思想教育的根本,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概括起來具有目的化、滲透化、時代化三大特性。
首先,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目的化的特性。從古至今,人類從事實踐活動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這個目的性是進行實踐活動的首要原因,也是因為這個目的讓實踐活動具有合理性。“實踐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具備人類追求自由和完善的倫理維度。人類追求自由和終極‘善的解放活動應當構成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元價值。”而我國高校大學生政治教育實踐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其次,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滲透化的特性。滲透化是實踐的一個屬性,一般實踐教育都具有很強的滲透性。這是因為實踐本是就是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活動內容。這是一個無聲無息的滲透方式,在實踐活動中不斷修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傳遞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大學生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實踐課程樹立正確的價值體系。
最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時代化的特性。思想教育實踐活動本身就是讓社會與個體的接觸碰撞。這種碰撞形式會帶有濃厚的時代特點,根據各個時期思想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時代效果。也就是說,思想教育實踐要去關注時代特性,關注當下社會主體,傳播時代精神,肩負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二、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的價值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灌輸未必‘入腦,‘理解未必‘接受,‘知書未必‘達理,‘知道未必‘做到的狀態。”這種觀點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過于重視理論而忽略了實踐。不論是什么知識最終的目的就是運用。因此,高校應該重視思想教育實踐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概括來說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針對性這三方面價值。
首先,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具有吸引力。實踐不是干枯的理論學習,它具有超強的吸引力,能夠吸引大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從認識過程的秩序來說,感覺經驗是第一的東西,我們強調社會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意義,就在于只有社會實踐才能使人的認識開始發生。”
其次,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具有感染力。感染力能夠使大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通過這種共鳴打入學生的心扉。譬如人們會根據電視劇中的某個畫面產生喜怒哀樂。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也能夠給予大學生這種形象的展示與渲染,也許是激動澎湃,也許是感同身受。
最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具有針對性。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傳播逐漸便捷,大學生的身邊每天都充斥著不同的價值思想。這些價值思想有的對學生形成價值體系有正確的引導作用,也有的是負面消極的作用。而針對性的實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解決大學生價值觀缺失混亂的狀況,為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思想價值體系。
三、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的方法
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的三種方法,分別是教育理念需要創新、思想內容需要創新、實踐途徑需要創新。實踐是學習知識、掌握理論的良好方式。
首先,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教育理念需要創新。理念一直都是教育發展的力量源泉。教育理念創新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力量。高校理念創新要以育人為前提,堅持以人為本的實踐理念,為國家培養更加優秀的大學生。
其次,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思想內容需要創新。有鑒于教育實踐的時代化特性,高校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著重考慮時代因素。注重社會背景,偏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教育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也要與時俱進。
最后,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的途徑需要創新。高校思想教育實踐可以強化校內實踐教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此基礎上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不間斷地潤澤學生心靈,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想道德觀。
四、結語
本文從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目的化、滲透化、時代化這三大特性闡述,全面分析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針對性這三方面價值,詳細論述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的三種方法,分別是教育理念需要創新、思想內容需要創新、實踐途徑需要創新。實踐是學習知識、掌握理論的良好方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應該通過教育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思想政治,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
參考文獻:
[1]肖建.我國高校實踐育人觀的突破、困境與反思[J].江蘇高教,2013(05).
(作者簡介:王玢,男,碩士研究生,齊齊哈爾大學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國史)(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