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興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大多數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革新,課堂的教學觀念、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對如何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設計有效的數學家庭作業,利用數學作業來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卻關注的并不多.因此,本文從小學數學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發展需要設計作業,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進一步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有效
一、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單一、量多、重復是當前小學數學作業的常見表現,有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作業有關,作業做得越多,興趣越低.由此可以看出,長期單一、量多、機械重復的作業在短期內會發揮成效,但是長此以往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大膽創新,設計出學生喜愛并且科學高效的作業形式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和練習.如,教學五年級上冊列方程解行程應用題時,我先請兩名學生上講臺模擬同時出發相向而行至相遇的過程,其他學生畫出示意圖、解答,在設計作業時我同樣請兩名學生上講臺模擬同時出發同向而行,同時出發相背而行的應用題,自己列式解答,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讓學生強化了對行程問題運動方向的理解.學習數學是為了以后能更好地運用數學,教師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不能布置一些急功近利的作業,而導致失去了讓學生在作業中“再學習、再發展”的作用.
二、設計生活化作業,讓學生體驗學好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素材來源于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這也告訴我們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設計觀察性的作業,觀察是思維的窗戶,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發現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如,在學生學習了直角、銳角、鈍角后,可布置學生找生活中的角:“你發現在生活中哪一種角我們應用得最多?”又如,設計調查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調查,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數感.在數學活動課“節約用水”教學后,可讓學生調查家里或學校每月的用水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寫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議書.由此可見,設計數學家庭作業的時候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問題就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體會到現實生活與數學問題的關聯性,做到學以致用.這樣的作業形式必然會受到學生的喜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學習.
三、設計分層性的作業,讓學生每個人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由于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在設計作業時,教師在設計練習數量和質量時要靈活機動,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為每一名學生創設練習、提高、發展的條件,使每名學生成為實踐的成功者.練習設計中的層次性,還體現在練習有坡度,由易到難,從基本練習到變式練習到綜合練習,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例如,在五年級學習了梯形的面積計算后,作業設計為:第一層次是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直接代入公式求梯形的面積;第二層次作業略提高一些,做一些已知面積和高求上下底,或者已知面積和上下底求高的作業;第三層次作業是運用“割補法”,在梯形中剪去最大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求剩下的面積是多少?或梯形的上底、下底各增加多少,面積增加了多少?類似這樣的訓練,也為后面學習組合圖形打下了基礎,第一層次作業為必做題,第二、第三層次作業為選做題.這樣的作業設計,讓學生自主選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減少了作業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所以,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時,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氣息.設計開放性作業,內容形式新穎,問題解決具有發散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這樣就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
如,在教學“折線統計圖”后,我布置的家庭作業是:把自己近3年零用錢的收入、支出情況,用統計表、拆線統計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從中發現什么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你對自己有什么建議?一些學生從統計圖中看到,零用錢每年都有增加,但都用在與學習無關的用品上,從而學會節約零用錢.教完“利息”后的家庭作業:1.到附近銀行或儲蓄所調查一下定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年利率和國債的利率,并整理成表格;2.小華的爸爸有2 000元人民幣,請你幫他算一算購買三年期國債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的收益哪個大?相差多少元?這樣的開放性作業起點低、層次多、答案不唯一,學生容易下手,讓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
五、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讓學生感受學好數學的樂趣
家庭作業形式要多樣化,首先設計題型要多樣化,避免整整一張卷都是口算、計算的練習,內容要多樣化,針對知識的重難點精心設計,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家庭作業中解脫出來.
作業是學生鞏固消化所學知識和提高數學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創新的作業設計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家庭作業中解脫出來,促進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和個性化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