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廣靜
摘 要:自然角是區域活動的一種形式,是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幼兒園的自然角還存在著活動安排整體規劃不周;呈現形式呆板變化不大;內容選擇生活氣息不濃;活動過程幼兒興趣不持久;教師指導管理水平不高;活動效果多元評價不夠等現象。為充分發揮自然角的教育功能,我們將自然角融入課程,科學規劃;立體呈現,靈活多變;豐富內容,表現生活;多元探究,彰顯主體;適時指導,激活興趣;科學評價,引導深入,有效發揮了自然角應有的價值。
關鍵詞:自然角;課程;自主學習;評價
自然角是由人工設計的大自然的縮影,是幼兒觀察自然、學習、探索進行非正規科學活動的另一個世界。如何發揮自然角在幼兒自主學習中的作用成了熱門的話題,現在幾乎每所幼兒園的每個班都設有自然角,但仔細觀察、反思這些自然角總覺得缺少一些“自然味”,存在著明顯的計劃不周、形式呆板、內容單一、幼兒興趣不持久、教師指導不到位和評價缺失等現象。為了發揮自然角的最大教育效能,讓孩子在富有生命力的環境中獲得認知、發展能力、萌發情感,我們做了一番探索。
一、當前幼兒園自然角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探析
1.活動安排整體規劃不周
自然角是幼兒日常主要的活動區域之一,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應該能為幼兒提供自由觀察、操作探索和經驗交流的時空。但目前許多幼兒園只在開學時掀起一次自然角“創設”高潮,日常生活和區域活動時孩子們卻很少“光顧”這一區域,即使“光顧”也就是澆澆水、喂喂食等。各年齡班區域活動計劃中也沒有自然角活動的時間、內容安排和操作要求,自然角活動顯得隨意,無目的,缺乏持久性和連貫性,更談不上作為課程資源來整體開發和利用。
2.呈現形式呆板變化不大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縮影,是幼兒主動學習與構建知識的橋梁,應根據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產生,不應該由老師強加給孩子。而目前許多幼兒園的自然角設置大多是教師“包干”,小動物養在哪里,花草放在哪里等都由教師說了算:“小金魚掛得高高的,花盆放在櫥頂上”等,教師更多地考慮“安全、美觀、整齊”等因素,忽視了幼兒的觀察、操作和探究,這種“地攤式”或“貨架式”的自然角看起來花枝招展,但只起到陳列物品的作用,幼兒缺乏參與、觀察和管理的興趣。加之平時疏于管理和不及時更換,一段時間后只剩下一些空花盆、空魚缸和落滿灰塵的自然物等,這樣的自然角形同虛設,不能持之以恒地發揮自然角的效能,更沒有體現為孩子的發展而設計和創新的觀念。
3.活動效果多元評價不夠
自然角是落實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對正規性科學活動的補充、延伸和拓展,因而對幼兒在自然角活動的行為和發展進行評價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幼兒園對幼兒在自然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是缺失的,很少有老師和幼兒園研究這些。有些幼兒園有評價但僅限于對自然角創立的安全、美觀、品種等方面的評價,而對幼兒在其中的表現和獲得的發展評價做得還不夠,就更談不上多元方法的評價。
二、優化幼兒園自然角的策略
1.融入課程,科學規劃
自然角是實施幼兒園課程的重要途徑,因此,應將其納入幼兒園課程資源來總體規劃,和幼兒教育目標結合起來,為教育教學服務。首先,根據本園課程實施總體目標和計劃,對整個幼兒園階段自然角活動的創設、組織、管理和實施作全面的規劃,依據幼兒科學教育目標,詳細制定出幼兒自然角活動的總體目標、階段計劃和實施舉措,并根據幼兒興趣、年齡特征、地域優勢、時令變化等不斷充實、調整自然角活動的目標、內容和進程,做到預設與生成相結合,使自然角真正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次,落實自然角活動的“四有”制度。即:有時間保證、有內容安排、有過程記錄、有幼兒發展評價。第三,將自然角活動與正規科學活動和其他各類活動有機整合。教師要善于將幼兒在自然角中發現的問題與正規科學活動相結合,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使探究活動深入下去。
2.立體呈現,靈活多變
幼兒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習得知識、獲得發展的。因此,要努力給幼兒創設一個具有趣味性、互動性和發展性的自然角。(1)創設“模擬景觀式”的自然角。將日常生活中幼兒特別感興趣的自然景觀模擬布置在教室或走廊的一角,讓幼兒在觀賞、游玩、操作和探究中得到發展。(2)創設“主題式”的自然角。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選擇產生一個主題,師生共同布置成可探究的場所。(3)創設“整合式”的自然角。靈活利用屋頂、窗臺、墻面、材料架等,通過提供層層遞進的材料,構成一個平面與立體整合的場景,讓幼兒處在一種抬頭可見、低頭可觀,還可隨意操作、交流、角色扮演的環境中。
3.科學評價,引導深入
評價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為使幼兒真正成為自然角活動評價的主體,我們嘗試了多元評價。首先,恰當開展語言評價。引導幼兒用連貫、流暢、準確的語言對自己和同伴在自然角的活動和效果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其次,巧妙運用展示評價。請幼兒將自己在自然角的活動成果現場表演或將記錄表、圖片等展示給同伴看,然后再進行自評和互評。第三,靈活應用競賽評價。將幼兒在自然角習得的技能用競賽的方式給予展示評判。如,小實驗、小制作競賽等。第四,適時采用案例評價。將幼兒在自然角中活動的情境或片段拍攝下來,放給幼兒看,讓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開展討論和爭辯。第五,善于組織分享評價。將幼兒在自然角飼養或種植的成果收集起來,食堂加工后供全班幼兒分享,使幼兒體驗到自然角活動的成功以及與同伴分享成果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朱思諭.淺談幼兒園自然角創設[J].長江叢刊,2015.
[2]戴湘萍.淺議幼兒園自然角的創設與管理[J].中學課程輔導,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