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俊
新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一輪的挑戰,新的課程目
標,內容標準,評價體系,所有這些新的標準都包含在教師對一堂課的教學設計當中,所以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影響著教師英語課的實施過程、效果及其對新課程標準的體現。教學設計是教師備課時必須認真完成的,教學設計一定要科學合理,其對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落實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為此,我們應該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讓合理的教學設計為我們提供有效資料。
教學設計要有理論依據,要充分體現學習的整體性。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研究、思考英語教學設計的因素。本文將主要分析加涅的教學設計理論在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適用性。
加涅等人將自己的教學設計與認知理論相結合。教學設計要有理論依據,加涅的教學設計為我們提供了參考的依據,可以有效地指導我們進行教學。他將學習的形式進行分類,其中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主動學習型、任務驅動學習型、探究式學習型、合作式學習型、激發興趣型。
一、主動學習型
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根據教學設計的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并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它包括兩個部分,即主動探究和主動觀察思考型,能主動學習的學生學習效果非常明
顯,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二、任務驅動學習型
學生帶著教師的任務進行自主學習,任務驅動型,通常是目標非常明確具體,學生學習有依據,有動力。在完成任務時有成
就感。
三、探究式學習型
這種類型的學習,教師要提供探究的任務,引導學生去思考,并且通過自主和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的任務,可以讓我們的教學設計更完善,更有效。這是同學們非常喜歡的學習類型。
四、合作式學習型
這種學習形式要以小組學習為基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針對教學的目標、重難點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究得出結論。。
五、激發興趣式學習型
這種類型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進行趣味教學,通過故事大賽、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潛能,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加涅的分類與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結構相似,新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分類為: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的規定是對加涅等人學習結果分類的補充和發展,如在學習策略的目標下分為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設計要具體化、細致化、多樣化、巧妙化并且要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基礎、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教學設計,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根據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態、愛好等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帶領學生走進英語世界,培養學生英語興趣。
從上圖可知,在語言技能的聽教學建議中列舉了聽前活動、聽時活動和聽后活動,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提供相應的外部教學事件,如在學生的動機階段讓學生明確聽的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熟悉話題,布置任務等;在學生的領會階段使學生邊聽邊做筆記,辨別真偽等一系列的指導事項。
加涅的教學設計理論對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有極大的啟示作用,有利于教師合理地安排教學步驟,促進學生的內部條件和教師對其提供的外部條件的和諧,以及關注學生的語言信
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的發展,有利于教師系統化、合理化地安排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但我們還應看到加涅教學設計理論中的不足,如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課堂引入多媒體信息技術,有些教學活動卻是加涅的教學設計理論所不能及的,在教學活動中如果過度強調教學計劃的實施就很難發現教學活動中的創新之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卻不能拘泥于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6.
[2]盛群力.教學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