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丹 彭陽
摘 要 伴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進程,高校黨員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突顯出服務意識落后、缺乏創新性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圍繞提高大學生黨員志愿者服務質量這一核心,客觀分析了當前黨員服務機制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改進與持續建設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 大學生 黨員 志愿服務 平臺建設 構建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1構建大學生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內涵及必要性
1.1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內涵
構建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要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發揚中國共產黨優秀傳統,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志愿者服務精神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兩學一做”的常態化教育中去。
1.2構建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必要性
1.2.1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在轉型社會中,不同的價值觀充斥著大學校園,導致大學生的信仰復雜多樣。黨員志愿者平臺利用黨組織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將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高校大學生中,引導大學生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操,樹立復興中華的共同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作為載體,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立足于校園。作為主體,優秀的黨員志愿走進社會,通過走進社區、機構、組織,鞏固和擴大黨組織的群眾基礎和階級基礎。
1.2.2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該平臺的建設不僅是一個對外的行為構成,而且是一個對內的能力培養思想重塑的過程,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學生黨員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實踐,檢驗和鞏固理論知識,發現不足,有針對性彌補自身的知識能力缺陷。另一方面,學生黨員在活動中能不斷提高自身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表達能力、人格、心理等綜合素質,從而更容易成為全面發展的個體。
1.2.3“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的需要
結合“三會一課”,黨員志愿者平臺還可以延伸“兩學一做”學習和實踐的時間和空間,助力大學生黨員自我監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是加強黨員黨性教育、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有效途徑。
2大學生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存在的問題
2.1行政色彩過濃,缺乏服務主體自我認同感,服務意識不強
現階段,高校學生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都是由黨組織直接領導。這種自上而下的組織方式推動力強,效果顯著。但這種層層推進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的發展。很多參與者認為這些志愿者活動是黨組織要求我做的,而不是我自發去做的,故缺乏自我認同感,及主體能動性。
2.2服務活動帶有盲目性,缺乏創新性和系統性
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的學生黨員志愿服務仍然堅持精英實踐的模式,使活動流于形式,缺乏長遠規劃,停留在較淺層次的社會公益服務和便民服務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活動形式單一,缺乏教育內涵,沒能很好地結合專業特長,發揮專業技能,也沒有充分考慮服務需求的多樣化趨勢,無法取得普遍積極的效果。
2.3服務活動缺乏有力的經費保障及有效的評估體系
高校團組織對活動經費的籌措普遍重行政劃撥、輕社會募集,其經費來源多為學生工作經費或通過黨組織向上級爭取經費,很少通過社會來募集資金,導致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物質依托欠缺。
從高校的情況看,大學生黨員對從事志愿服務的權利和義務的認識是模糊的,學校對大學生黨員服務行動的培訓和活動評估不足,很少為其提供人身、醫療保險,缺乏預防處理風險和事故的能力。
3構建大學生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內容
3.1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制度建設
構建高效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平臺,必須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形成可持續性發展觀念,著力構建以大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化活動,增強活動的指導培訓,鼓勵創新,解決基本形式問題。
首先,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采取以大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化運作模式,在組織策劃過程中,充分挖掘高校大學生為服務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性地開展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凝聚力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將一系列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活動長期陣地化、整體化;以公益性主題為主,社會效益、宣傳價值和公眾利益為輔。
其次,實現組織模式從精英實踐向大眾實踐轉化,加強管理監控和宣傳推廣,帶動更多普通同學參與到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加強志愿者服務素養培訓,及時提煉服務活動成果并加以推廣,最終實現成全校育人、全社會育人的目標。
3.2黨員志愿者平臺的內涵建設
首先,學院基層學生黨支部應緊密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指導思想,確保學院全體學生黨員都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保質保量地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其次,打造以專業技能提升為導向的志愿者服務小縱隊,以精準撫貧、義務支教、黨課教育、科教下鄉、會議接待為服務內容的小分隊。讓黨員志愿者發揮自身優勢,運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體驗服務價值,提高服務動力,豐富服務形式。
為了更好地提高服務質量,擴大黨建宣傳陣地,整合高校有限的物理空間,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建設。例如,建立學生黨員活動室、學生黨員公寓服務站、學生黨員示范寢室、義務維修隊工作室等黨員定點服務陣地。
3.3黨員志愿者平臺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黨支部應有效利用PC端黨務管理系統,加強對黨員的信息化管理及黨員教育的數據收集,整合強大的信息技術以及信息資源,用微信、微博、APP等平臺全面占領移動終端的宣傳陣地,實現高效管理、全面監督和有效評估。
4結論
在黨員志愿者服務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學校和學院各級黨組織要促成平臺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運作,發揮學生黨員的專業優勢和興趣特長,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策劃、組織以公益為主的志愿者活動。各小組志愿活動在活動開展之后及時開展自我評估及小組互評,總結和推廣優秀活動。
基金項目:川省教育廳 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專項)(CJSFZ17-13)研究成果;成都學院2017年黨建創新專項課題項目;成都大學基層黨組織建設“三個一”重點項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