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卓瑪草 吳尕智吉
摘 要 朗讀是閱讀的起點,低年級語文老師要深刻認識朗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應該具備一定的朗讀理論基礎和朗讀素養,保證能在教學中按《新課程標準》要求實踐教學,將朗讀教學作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來進行。
關鍵詞 朗讀教學 低年級 示范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很重視朗讀,閱讀中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朗讀就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最重要的。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朗讀有助于情感的傳遞,因此語文教學要從小培養正確朗讀的習慣,學習逐字逐句朗讀的方法,通過朗讀深入透徹地理解文本,進一步走進作者的內心深入體會他要表達的感情,反復朗讀揣摩與作者產生共鳴。在新課程的實驗中,我以自己的教學方式詮釋著我的朗讀教學。
1做好朗讀基本技巧指導工作
低年級課文多以詩歌、童話、兒歌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很濃,很容易激發起學生朗讀的興趣,此時教師就要實時抓住機遇示范朗讀,將孩子們對文本內容的興趣延伸到對朗讀文字、韻味、聲音、節奏、語氣和語調的喜愛,讓學生在老師的示范朗讀中感受、體會語言文字的美感。
1.1準確把握句子停頓
朗讀時,有些句子較短,按書面標點停頓就可以;有些句子較長,結構也較復雜,句中雖沒有標點符號,但為了表達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暫的停頓。如:《雨點兒》這課中就要求學生不僅要讀好逗號和句號的停頓,還要注意句中的停頓。“沒有話沒有草的地方”這一句中,“沒有花”和“沒有草”之間可稍作停頓。教師先示范,讓學生感受句中的停頓短于逗號的停頓,逗號的停頓又短于句號的停頓,然后讓學生跟讀,通過朗讀實踐加深體會。除了標點符號的停頓外教師的示范朗讀中還要注意語法停頓和感情停頓,正確地停頓斷句,不讀破句,正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準確把握感情停頓做到聲斷而情不斷。
1.2強調重音突出意義
和停頓一樣,重音也是朗讀的基本技巧之一。朗讀過程中,有些音節要輕讀,有些音節要重讀,這樣才能傳達出生動活潑的語氣,突出文章的重點。重音是通過聲音來突出意義的,能給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詞增加分量。如:《大還是小》的學習中,在“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大”的朗讀中讀重“很大”一詞,讀出學生內心成長的感受,讀出迫切想長大的的那種自豪感。朗讀中準確把握重音的讀法使朗讀的作品色彩豐富,充滿生氣,有較強的感染力。
1.3準確掌控語速快慢
語速是朗讀或說話時每個音節的長短及音節之間連接的長短。示范朗讀時,適當掌握朗讀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緒和氣氛,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如:《項鏈》兩個自然段的畫面不同,朗讀時就有快慢的區別。第一自然段主要寫景朗讀就要情緒飽滿讀得可以舒緩一些,要讀出大海、沙灘、浪花的美。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人,表現小娃娃在海邊快樂嬉戲的場景,此段朗讀的基調相對活潑、輕快。語速的快慢它要根據具體的內容變化而變化。所以教師要在示范引領的過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學會有感情地自主朗讀。
1.4適度升降變換語調
語調是貫串整個句子里的聲音高低、輕重、快慢、間歇的總稱,通過語調可以表示一定的語氣和感情,它使句子所表示的內容同現實環境發生特定聯系以實現思想交流的手段,是句子所具有的標志之一。教師通過范讀、引讀、帶讀、對比等方式,強化不同的語氣和語句節奏,不讀破句,不唱讀。如:《雪地里的小畫家》最后一句“睡著啦”要讀的輕柔,突出青蛙的冬眠,但是前半部分是“小畫家”們和我們一樣興奮地邊跑邊歡呼,朗讀就要高昂歡快些。
2交給學生實踐朗讀的方法
課堂教學中朗讀訓練的設計,應注意角色轉換、情境體驗、競賽激勵等形式,以達到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全程參與的目的。
(1)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朗讀是基本的語言實踐,也是培養語感的最佳途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朗讀習慣從開學第一課就抓起,不管是詞還是四字詞句子,都要做到吐字清楚,發音標準,帶著感情去讀,讀出它的節奏感和韻律美。根據學生模仿力很強的特點,在學習《猴子撈月亮》這一課時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孩子們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其樂融融的共讀氛圍中,感受合作朗讀的快樂,感受故事的生動有趣,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2)不同題材的不同朗讀。兒歌朗讀要注重幫助學生了解兒歌中的人物性格,使學生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節在朗讀時要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寓言故事朗讀要分析寓言中每個字詞的含義,人物的個性心理,故事的情節及其蘊含的哲理,把握住寓言情感色彩的前提下,對表現故事中角色的愚行窘態的內容通過恰當的語調、否定的語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低年級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指導朗讀,以激發學生朗讀的熱情,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去品味、去欣賞這些情境,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朗讀從而受到教育,學會朗讀。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手段,學會朗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學習的記憶力,提高學習情趣。學好語文,朗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掌握了朗讀技巧與方法,不同文體的朗讀信手拈來,語文學起來自然會順利許多,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重中之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