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偉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書與育人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因此,在現階段課程改革的發展背景下,就需要做好立德樹人的教學工作,并將其作為教學主體方向,因此,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就需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工作,推動教學指標的進一步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教學趨勢為主體,促使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度落實。本文就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從不同的細化方向闡述并分析了課程教學改革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立德樹人;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方向
當今社會對個人能力的衡量不再局限于專業技能等方面,只有其道德水準達到相應界限,才能在社會發展中占據絕對優勢,再加之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化,這就對教學指標的確認做出了更為全面的發展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知識,更要在學習階段促使自身能力不斷提高,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根據教育部提出的相關意見,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精準定位德育教學目標,為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提供積極有效的助推力。
一、深化課堂改革的主體方向
1.以大課改理念為基準,明確目標任務
在推動課程改革工作時,應當對其中涵蓋的各項因素進行綜合衡量,需要引起關注的是,在這一階段性進程中,應當將立德樹人做為根本任務,目標設定也應當以此為核心。實際上課改的理論范疇相當廣泛,各類教育都屬于其涵蓋范疇,這就促使大課改思路不斷凸顯。因此,課程教學改革不斷落實、貫通的過程中,應當將目標設定為以下三個細化分層:首先是對課程體系進行精細化建設,促使各個學段高效銜接,推動體系的完善化建設;其次,對人才培養機制進行科學規劃,確保教學階段的各個環節密切聯系;最后,拓展育人范疇,促使各個關聯群體更加協調。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多樣化特點,從課標到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評價到考試等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統一規劃及統籌,這就需要以新課程標準為切入點,深入細化并推進以上各個環節的改革工作,促使其關鍵性不斷強化,在高效配合的基礎上共同進步。教學能效的發揮與教師存在密切聯系,因此,課程教學改革也需要對教師和多方學者及社會人士進行統籌,集合多方力量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教育力量,都具有各自積極作用,在結合各方力量后,教學各個領域中都能受到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無論是校園還是社會陣地都能得到統籌。課內課外,育人環境的協調統一都將直接帶動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2.加強統籌規劃
在新課程改革中,人才培養應當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但是如果只是針對某個細化方面進行改革,后續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將受到層層阻礙,因此,應當綜合各項影響因素,統籌兼顧的開展改革工作,這與以往的新課程改革相比,范圍更廣,重點更突出。例如:統籌范圍要從小學為起點,拓展到高中乃至大學,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對育人目標進行科學規劃;統籌各個學科,以學科帶動育人指標的不斷深化;統籌學校、家庭、社會各方力量;統籌教學重點、規劃教學機制等等。總之,統籌能夠對育人的各項指標進行規劃,以系統構建為主體,創建更為完善的育人體系。
二、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側重方向
1.把握育人方向
要想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就必須以立德樹人為主旨。在未來教育發展中,主要發展形式就是課改和與人方面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面對這種發展趨勢,全面深化課改必須要做的就是將立德樹人作為發展導向。在十八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并且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又針對這一問題強調了一次。全面深化課改,才能夠有效完成立德樹人工作任務堅持好立德樹人的導向,對于每個學校和教師發展來講都尤其重要。從根本上來講,立德樹人完全符合當前新課改的各項要求,在內涵上具有一致性,是能夠被一直傳承下去的。
聚焦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其實課程教學改革說到底還是一個手段,最終達到什么目的,是要落實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有效地解決長期以來我國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能夠順應時代的要求,使得我們培養的人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都能有顯著的提升。我認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就是要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我們的改革不是為改革而改革,最終檢驗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合格不合格,有效沒有效,主要看創新人才培養的情況如何。
2.加強和完善課程教學制度建設
將課程教學制度建設做到完善對于促進課改進度具有重要作用。經過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已經能夠掌握多種經驗,同時也找出很多有助于新課改的方法。在新課改深化階段我們必須將過去探索的確實行之有效的成果變得制度化,使其能夠長期發揮作用。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國家、區域、學校等層面作為研究制度的基礎,例如,修訂課標、審查教材都需要多長時間完成;在制定課程教學管理制度時如何做到讓其更加規范等。
3.聚焦課程的深度整合
將國家規定的課程全面做好,這是課改的最初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從當前課程教學改革來看,其發展已經較為深入,筆者認為,處于這個階段的學校,在課程開設方面只有一項基本要求,那就是改革重點要放在課程改革和課程規劃設計方面,要能夠充分展示出該學校的教學特色。課程整合目前已經被多所學校廣泛運用起來。目前,課程整合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課時空間不夠,在課程設計方面缺乏創新。
學校通過課程整合有利于形成特色化的學校課程體系,可以為教師群體專業水平特別是學科專業素養的再一次提升創造機會。課程整合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有跨學科的橫向整合以及學科內部的縱向整合。我認為,現在對學校來說,重點在于學科內部的縱向整合。因為現在同一個學科里還相當程度地存在內容交叉、重復、割裂以及重點難點不突出等問題。通過學科內部整合,可以規避同類知識的交叉重復,突出重點、難點,按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
學科內部整合重點是從學科核心思想、學科關鍵問題、學科核心素養目標角度出發,對整個學科體系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然后進行必要的歸并、精簡、整理、補充、加工、調整,可以使教學內容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呈現。實踐表明,課程整合可以給學校和教師帶來新的變化和收獲。不少學校走過一輪課程整合的歷程以后,很多教師講,回過頭看自己對所教學科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甚至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4.加強考試評價研究
眾所周知,要想把教學關系調整到位,要想讓課程整合到位,評價是必須要跟上去的。如何真正發揮考試評價的作用,需要用新的思路,特別是要加強日常的教學評價的改革與研究。
參考文獻:
[1]章建躍.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中再立新功[J].中國數學教育,2015(1):3-5.
[2]申繼亮.把握育人方向創新育人模式——解讀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J].基礎教育課程,2015(3).
[3]郝志軍,孫智昌,楊莉娟,等.深化課程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由之路[J].中國教育學刊,2017(7):1-6.
[4]王璟.積極穩妥推進普通高中課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深化天津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現場會上的講話(摘要)[J].天津教育,2017(9).
[5]王湛.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好五個環節統籌理順人才培養體制[J].云南教育:視界,2014(14):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