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艷 白曉雪
摘 要 伴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迎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本文對當前互聯網環境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挑戰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互聯網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互聯網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了能夠有效抓住機遇,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應對互聯網的挑戰,高校應加強對互聯網環境下思政教育的研究,優化其教育方式,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1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1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權威與地位的挑戰
網絡的開放性導致信息資源共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喪失,教育權威受到挑戰。主要體現在:(1)與學校傳統“灌輸式”思政教育不同,大學生會通過自主認知,利用互聯網查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2)大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更多當下較為熱門的信息,對于教師講的內容已經有所了解,并會用一些教師接觸較少的網絡用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及意見,教師講的內容不再新鮮,這就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處于被動局面。
1.2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素質與能力的挑戰
第一,網絡意識和思維方面的淡漠,教育主體在短時間內很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環境。接受新事物首先要從思維方式與意識觀念上發生改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應在舊有的、傳統的教育方式上加以突破與創新;第二,網絡技術和應用方面的欠缺,加快了教育主體優勢的喪失。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主體缺乏互聯網硬件及軟件的基礎設施,從而使利用互聯網進行思政教育的難度加大;第三,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面較為薄弱,從而削弱了教育主體把握高校思政教育主動權。
1.3網絡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戰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單一、內容枯燥,大多借助課堂講授、集中班會、個別約談、開展活動等載體,通過講道理、舉例子、擺事實等方式,引導、啟發學生,而效果極其不明顯,有的時候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叛逆。然而,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以及網絡平臺信息的豐富,使得現在的大學生更加熱衷于互聯網平臺的使用。他們利用互聯網吸收到的知識更加廣泛,而傳統思政教育方法較為被動,再加上思政內容枯燥、抽象,使得很多大學生對傳統的思政教育方法缺少興趣,因此,他們接觸互聯網平臺上信息的時間明顯比在學校接受到的信息教育時間長。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
2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2.1正確認識互聯網環境下主客體關系,轉變教育方式
在互聯網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體關系依然存在,這種關系不會因技術的飛快發展而消失,而會以一種新的方式表現出來。網絡來源于現實生活,是對現實的延伸,也是對現實生活中人的延伸,具有扎實的現實基礎。一方面網絡中的事件都來源于現實世界,在網絡上的言行舉止也會受到現實各種條件的制約。另一方面互聯網用戶都是以虛擬人的身份出現在網絡平臺上。從這兩方面都可以看出基于互聯網的思政教育活動都是現實主體的虛擬交往,是現實生活中人的延伸,因此,思政教育活動中教育主客體之間呈現虛擬和現實兩種特性。正確認識換聯網環境下主客體關系后,還要學會轉變當前傳統教育方式,有效結合互聯網平臺,激發大學生對思政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2.2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移動平臺,增強教學效果
想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就要掌握人們的身心發展特征和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加強對現有高校網絡資源的整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首先,完善高校微信載體。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微信使用率已達到78.7%成為社交軟件中應用最為普遍的,所以各高校若想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學會利用微信平臺,對高校微信載體進行完善。其次,對校園微信公眾號的內容進行調整,使其更豐富且層次性更強。高校可結合學校的特色,利用微信特有的集圖片、文字、語音和視頻于一體的功能,對高校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進行完善,并將思政內容融入進去,使其融入大學生生活,搶占網絡平臺以及主流文化的市場,為大學生提供服務。
2.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
既然網絡已經成為當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要使這一網絡平臺變得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就必須建設一支有較高政治理論水平、熟悉思政教育工作并且能夠很快掌握互聯網相關知識和技術的隊伍,在網上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一方面需要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互聯網操作技能與知識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溝通能力、理論水平等)。
3結束語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是我們國家的希望。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在互聯網環境下,應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充分發揮各種載體優勢,創新教育方法,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游敏惠,唐妮霞.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9(02):70-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