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
摘 要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在今后長時間內要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做好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刻不容緩。筆者對此深入調研,就開州區當前現狀予以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 城鄉社區 居家養老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2.1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開州區委、區政府對老齡工作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出臺了《開州人民政府關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意見》相關文件政策,不斷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但從調研情況來看,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開州區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現狀分析
1.1基本狀況
截止2015年,開州區有60歲以上老年人23.5萬人,約占全區人口總數的14.5%,并呈現出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速度加快的特征。從調研情況來看,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一是文化程度不高,許多老年人文化程度為小學,甚至沒有文化。二是“空巢”老人增多,子女因為工作或結婚不在老年人身邊,且這一趨勢日趨增多,家庭小型化趨勢不可逆轉。三是經濟收入偏低,其收入主要來自于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有離退休金只占少部分人,子女供給受經濟水平、孝心等限制,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政策的條件嚴格。四是消費壓力較重,雖然老年人的生活花銷相對較少,主要用于購衣,食品,天然氣,自來水,電費等。但隨著物價上漲,大多人老年人手頭上并不充裕,日子過得相對簡單。對他們而言,主要壓力來自于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特別害怕生病,花銷大、負擔重。
1.2需求情況
一是精神贍養是最需。從調研情況來看,居家養老是首選,占比81.46%。老年人對精神贍養的需求是十分強烈,據調研問卷統計,有40.44%的老年人覺得自己現在物質上基本有所保障,但是渴望子女們在情感上的關愛,企盼一種心靈的充實。二是家政服務需求較大。從調研情況來看,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務。現在社會節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很多都不在父母身邊,沒有時間料理老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家政服務需求會越來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務的市場不斷擴大。由此我們可以推測,今后家政市場的發展對于解決就業問題將會起到一定作用。三是活動內容較為單一。從調研情況來看,部分老年人的活動安排較多,但活動內容不豐富,主要局限于看電視、打牌、搓麻將,跳壩壩舞等,而參與老年大學學習、讀書看報、體育活動、外出旅游的老年人不多。
2開州區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對策建議
(1)關愛“空巢”老人,重視精神贍養。要解決好居家養老這一問題,需要全社會的普遍關心和重視。一方面成年子女要切實擔負起贍養義務,除了給足老年日常開支費用之外,尤其要注重在生活上的關心和愛護,常回家看看,多承擔家庭中的一些重體力活,多與老年人溝通交流,從情感上予以精神慰藉。另一方面,要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加強家庭尊老護老的教育宣傳,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還要進一步強化社區工作,如組建志愿者隊伍,為老人們提供面對面、心貼心的服務。同時還要開展形式多樣文體活動,讓老年人離開電視、拋開麻將,從而走出家門,豐富老人生活,從而達到鍛煉身體、歡愉精神的目的。
(2)提高家政服務水平,擴大服務覆蓋面。目前,家政服務的服務內容和形式多樣,對老年人居家養服務提供了較大便利。但總體來說,家政服務市場有待進一步擴大,家政服務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一是要進一步擴大家政服務范圍,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家政服務體系;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家政服務保障,嚴格監督評估;三是要進一步嚴格家政服務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實行資格認證、持證上崗,逐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3)建立助餐點和日托所,提高社區服務質量。積極培育養老服務中介組織,引導養老服務組織和社會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和社區照料服務,選擇一批具有合法經營資格、服務質量好、社會信譽度高的服務組織作為居家養老服務定點單位,發展一批社區養老項目,新建一批適合老年人活動的游園、廣場和室內場所,不斷提高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質量。政府要出資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區設立老年人助餐點和日托所試點,并對助餐點和日托所的的性質、任務、要求、運行機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關規定,培訓工作人員和招募志愿者,建立后招標按市場化來運作,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對助餐點和日托所日常運作予以相應支持,并在試點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滿足高齡、獨居、純老家庭的老年群體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4)大力扶持多形式發展社區家政服務。出臺相關政策,培育家政服務業,吸引家政服務的相關企業加盟,同時進一步擴大政府援助服務對象范圍,完善送時服務機制和制度,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償、低償和無償的家政服務。
(5)加快各級老年文體活動場所建設。加快社區基層老年文體活動場所建設,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層次老年人的活動需求,形成檔次不同、面積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內活動場所和室外活動設施,方便老年人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引導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融入社會,度過幸福的晚年。由此,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制定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有利于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增加養老服務設施數量、提高養老服務質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會發展的條件,從而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