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并購重組對于新時期的經濟市場而言已經較為常見,企業在進行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需要經歷盡職調查、審計與評估等工作程序。其中,審計在企業并購重組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專業、科學、公正的審計方法,確保了被收購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資產信息真實可靠,為收購企業對被收購企業進行企業估值時,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基礎。企業在對被收購企業進行審計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并提高企業在并購重組中的審計效率,成為新時期審計工作需要探討的熱點。據此,本文從企業并購重組中的審計風險出發,針對風險提出了加強企業并購重組中審計工作的措施,以期研究結論能為企業并購重組中的審計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 加強 企業 并購 審計
一、前言
隨著我國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各行各業均進入了深層次調整階段,企業的并購市場日趨活躍。企業的并購重組激發了資本市場的活力,提高了經濟市場的生產動力,加快了落后產能的淘汰速率,推動了新興產能的發展效率。但當前我國在企業并購審計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企業在進行并購重組時所實施的審計工作存在諸多風險,給并購雙方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并購重組隱患。關于企業在并購重組過程中的審計工作研究,國內的研究成果還較為有限,相應理論指導的缺乏不利于企業在實踐中開展并購重組的審計工作。本文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對企業并購重組的審計工作進行了探究,使得本文的研究結論更為深入和創新,從而也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具理論價值。
二、企業并購重組所設計的審計風險分析
第一,政策性風險。企業在對被并購企業采取并購重組行為時,需要對被并購企業采取一系列的調查行為。但在當前我國對企業并購重組行為中所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參與并購重組的企業可能面臨相關政策性風險。部分法律法規的滯后性和某些沖突性,使得企業在實施審計行為時,難以完全規避掉這些風險。例如,不同組織對并購案件中的借殼上市的兩個判定因素具有不同的拿捏與理解,從而影響了企業的行為,給審計帶來相關風險。再如,企業在對被并購企業進行相關估值活動時,會考慮企業的有形和無形的經營價值,被并購企業的無形的經營價值在某種政策環境下,可能具有較大的價值,但是某些政策出臺后,該企業無形的經營價值會瞬間消失,甚至會影響該企業的正常經營,如共享單車領域的小藍車,即因為政策變動而導致企業經營失敗。據此,企業在實施并購審計時,政策風險是導致審計風險的因素之一。
第二,審計人員素質風險。審計人員的素質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審計人員職業道德風險,二是審計人員專業素質風險。企業在實施并購行為時,會涉及一系列利益問題。審計人員在對被并購企業的資產、會計信息等進行審計時,相關利益主體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來干擾或影響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例如,收買、賄賂或情感干擾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或審計人員的親友等人購買了該項審計活動中所涉及的企業的股票等。在種種利益的驅動和干擾下,審計人員可能會給出不夠權威的報告。另外,不同行業、不同時期的項目審計對審計人員也有不同的專業要求,企業并購涉及大量復雜的專業性知識,審計人員可能會因為遺漏或忽視了某些內容,而給審計帶來一定的風險。
第三,資產估值風險。當前,我國資產評估業在管理和規范上還存在不完善之處,主要表現:一是,資產評估業存在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現象,土地評估、專利評估、產品資源評估等各隸屬于不同的評估部門,這些部門各自為政,所出具的評估結論可能存在不科學性。二是,資產評估范圍主要集中于有形資產,而對商業信譽、人力資源、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市場份額、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的評估較為忽視,這種評估方法易造成被并購企業的資產評估價值存在不準確性。而資產評估結論的不準確會直接造成審計所作出的備考盈利報表存在不準確性,監管部門可能會因這種不合理的備考盈利報表追究審計人員的責任,進而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
三、加強企業并購重組中的審計工作的措施
第一,以前瞻性眼光審視政策風險。審計人員在對被并購企業進行審計時,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以前瞻性眼光來評估被并購企業可能遇到的政策性風險,以及風險所帶來的相關損失。企業在遇到政策性限制時,前期會有一些國家相關的宏觀政策作為指引。仍以共享單車領域的小藍車企業為例,在共享單車《指導意見》頒布之前,共享單車給城市造成“車滿為患”影響城市市容的問題早已突出,有關部門為了城市管理必然會出臺相關政策以限制和規范共享單車的運營。如果以前瞻性眼光了解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政策,則可以提前預見該企業戰略布局和經營情況是否具有發展前景。據此,審計人員在實施并購審計時,需全面關注及研究相關宏觀政策,以及國家和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第二,對審計人員加強過程監督。對于因審計人員素質不足而導致的審計風險,企業應該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得內部審計人員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和要求。企業在實施并購行為時,因涉及審計內容較廣、專業性較強,可能需要與專業審計機構合作。因此,為保障審計結果的專業性與獨立性,企業應選擇實力較強、市場口碑較好、內部控制嚴格規范的審計機構,并仔細審查并購審計項目中審計人員的資質和能力,以及人員的配比情況。在審計機構開展審計工作時,應隨時對審計工作做好監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作用,輔助或監督外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從而規避審計人員造成的審計風險。
第三,對重要會計問題加強重視。在市場中切實存在某些企業因為并購商業信譽良好的企業,而使得新重組企業的商譽價值暴增,在資產中占據較大比重。企業的并購審計中,商譽是審計中的重點會計科目。審計人員為避免后期相關監管機構對審計結論出具不合理性備考盈利報表而追究相關責任,企業在對被并購企業開展審計工作時,應該關注資產估值的準確性與公正性,并關注后續的商譽減值測試合理性。審計人員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應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的運營情況、政策環境、發展前景等,以確保能夠準確評估企業的整體價值,以及保障企業減值測試的過程符合相關要求。
四、結語
企業實施并購重組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項目工程,在并購重組的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憑借專業的審計知識和較高的職業道德,來保障并購雙方獲得公平公正的并購條件。當前,并購審計中還存在部分審計風險,需要并購雙方和審計人員保持專業的態度和實施嚴格的控制過程。在共同努力下,才能確保審計結論的科學性、獨立性和權威性。
(作者單位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海南分所)
[作者簡介:王祖平(1963—),男,湖北秭歸人,本科,高級會計師,高級審計師,研究方向:注冊會計師。]
參考文獻
[1] 唐蓓,夏康健,連慧穎.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資產評估溢價探析[J].資產評估,2015(9):76-78.
[2] 徐彥.加強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審計園地,2012(10):72.
[3] 李昭瑜.上市公司并購審計風險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4] 潘峰.并購審計相關問題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28-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