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強
摘要 目前,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已經輻射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對于工會工作之中,應該結合“互聯網+”模式,確保工會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搭建職工服務平臺,將“互聯網+工會工作”開辟成工會工作的新陣地,以便開展網上工會服務活動,有效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關鍵詞 互聯網 工會 管理創新
一、互聯網搭臺,唱響“工會之聲”,傳遞正能量
“互聯網+”為工會工作管理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使工會工作更具網絡化和智能化。公司工會通過互聯網建立了“固電工會之聲”公眾微信號,建立了宣傳體系、工作平臺、綜合服務等系統,方便職工走進“職工之家”。
(一)建設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共享
公司切實履行工會的職能,讓廣大職工可以在工會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同時能夠有效引領廣大職工精神、文化生活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互聯網+工會工作新模式,公司利用微信平臺開發功能,構建工會宣傳信息模塊、工會培訓、健康咨詢模塊、工會生活服務模塊,建立工會線上線下、資源共享服務,以便可以提高廣大職工服務水平。
(二)強化宣傳,營造和諧輿論氛圍
利用互聯網公眾平臺,制作展播勞模宣傳片,全面展示勞模先進人物的精神風采和鮮活事跡,弘揚企業發展正能量,達到選樹一批、帶動一批、影響一片的目的,形成“學習勞模、崇尚勞模、關愛勞模、爭當勞?!钡牧己蔑L尚,激發廣大職工學習先進、追趕先進和爭當先進的內在動力,立足崗位做貢獻,推動企業核心價值觀落地。
二、建立溝通三級“網格”機制,服務基層服務職工
“互聯網+工會工作”管理模式,確保了工會工作管理過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互聯網的互通。公司建立了溝通三級“網格”機制,通過“工會小組一基層分工會一公司工會”三級傳遞機制,三級“網格”分別建立了互聯網平臺,能夠為廣大職工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的工會服務。
(一)融合“網格”服務,提高服務效率
公司通過拓寬微信公眾平臺服務新領域,為工會量身定做網絡服務平臺,打造出線下活動引領,線上深化拓展的工會互聯網+平臺,有效融合網絡平臺與工會管理服務工作,宣傳工會工作思路和成效,積極打造規范化、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的工會服務互聯網平臺,加強建設工會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提高“互聯網+”工會工作的效率。
(二)加強“網上互動”,文體活動聚人心
通過三級“網格”機制,搭建了挖掘潛能、施展才華、增進感情、服務職工的平臺,積極發揮攝影、文藝、自行車、登山等興趣小組引導帶動作用,結合實際多層次、多角度開展活動,積極倡導廣大職工“每天鍛煉1小時、每天閱讀1小時、每月參加1次戶外活動,每季度參加1次文體活動、每年開展1次個人成長回顧總結”,把“互聯網+工會工作”與企業文化、思想教育、素質提升相結合,讓文化生活成為企業職工的一種待遇,達到以文化凝聚人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建設“微工會”,強化“云服務”,轉變服務方式
(一)細致入“微”,工會職能更“走心”
工會工作中,公司通過建立“微工會”,通過互聯網+模式的工會平臺,積極運用該平臺的大數據、云計算優勢,提升工會調研、響應的能力,服務工會的職工,提高工會服務職工效率。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中,設置微型講堂、微溝通、微服務和微訪談等,并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網絡聯動和粉絲互動,真正將工會中的培訓、幫扶、維權和求助等職能落到實處。
(二)構建“云上服務”,服務項目更透明
在工作中,通過建立工會“云平臺”服務,將大數據和云計算應用到工會日常工作管理中,注重構建智能化、數字化和自動化的綜合職工服務平臺和管理平臺,并注重對不同部門的工會服務職工信息平臺進行構建。把“冬送溫暖、夏送清涼、陽春幫困、金秋助學”專項慰問工作納入“云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將相關信息進行公開化,嚴把困難職工的摸底、排查、審核力度,確保讓“真正困難”的職工得到幫助。
四、豐富互聯網便捷服務,打造“保姆式”工會
公司在強化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同時,完善服務體系,豐富便捷服務內容,借助網絡平臺,整合社會資源,構建線上職工服務中心,打造“保姆式”工會。
(一)多功能“聯動”,交流渠道更暢通
公司對微信平臺功能進行延伸,將郵政、院線、廣告和法律等納入微信平臺中,為單位工會提供優質和優惠的服務,使網上工會平臺的內在容量更加豐富,真正打造出信息發布、工作交流和職工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職工服務渠道。
(二)“一站式”服務,打造“三心”之家
公司工會還結合新媒體時代特點,對內部網絡進行不斷升級,對職工實施“一站式”服務,開設職工學堂、相關講座和業余活動等,并在每個分支下面對活動方案進行具體羅列。通過線上開展職工心理健康援助活動,開展會員生日“送祝福”活動,開通在線維權、婚戀交友等互動版塊,彌補傳統工會工作管理過程中的不足,提高線上服務質量,為職工提供信息化的服務。
通過深入磨合和探索,公司“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使工會工作更加充實和飽滿,逐漸實現了工會工作管理過程中的創新性和服務性,促進了人才隊伍的思想轉變、態度轉變、作風轉變和技能轉變,提升了群眾對工會的認可度,使公司工會真正成為貼心、有心、用心的職工之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