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紅釗
摘要 國有企業作為全民所有性企業,其也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充分發揮出黨組織在國企發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將黨組織所具有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監督優勢以及群眾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中最強大的競爭力。
關鍵詞 國企 黨組織 發揮 政治核心作用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企業,其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而黨組織作為國有企業發展的核心部分及關鍵環節,也是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開展黨建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徑。自從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習近平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及“兩學一做”的教育方針,指出我國國有企業黨組織應該在繼承傳統工作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革自身的工作方法及手段,充分將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發展中所具有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監督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并以此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穩步發展,推動的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進步。
一、充分發揮國企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自身的定位
《黨章》第三十二條規定指出,全民所有制企業的黨組織應該充分發揮其政治核心作用,保證國家與黨得基本方針和政策能在本企業中得到貫徹執行。該項規定直接指明,黨組織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具有把關定向和監督的積極作用。在當今這個經濟改革深化的關鍵時期,黨組織作為國有企業的橫向監督保障體系,其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特色企業制度的有效法寶。至此,可以看出,黨組織在我國國有企業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企業黨組織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在企業發展當中的重要性,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武裝各干部職工,抓好黨組織中領導班子及全體員工的黨性思想教育,始終貫徹“兩學一做”的教育方針,不斷學習黨章黨規,深入研究習近平同時系列講話的重要精神,爭取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其次,黨組織還應該在企業發展中始終堅持重大問題、決策參與制度,在企業發展的全過程當中始終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經營方針,正確處理好國家、個人以及企業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在企業深化改革當中把好方向關。同時,黨組織還應該為國有企業把好用人關,保持好黨組織隊伍以及國有企業生產團隊的純潔性、創新性以及凝聚力。因此,黨組織始終要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嚴格篩選德才兼備的人才進入到國有企業生產隊伍當中來。最后,黨組織還應該為企業的發展把好廉潔關卡,不斷完善自的監督管機制,加強對全體人員法制培訓力度和廉潔教育,為國企的發展構件一個淳樸、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
(二)不斷創新企業的工作機制
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國有企業的發展必須與現代經濟的發展形勢保持一致,以此保障其可持續發展。因此,國有企業應該始終將黨組織的工作制度與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結合起來,嚴格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的工作制度,以此避免企業黨組織工作與國企管理工作之間的獨立,并在重大決策上充分體現出我黨的中心思想,并在第一時間內將國家經濟的發展方針以及黨的中心思想通過黨組織落實到整個國企生產過程當中來。在國有企業具體經營過程中,應對企業的工作機制予以不斷的創新,讓黨組織成員進入到監事會、董事會當中,以此進一步落實黨組織在企業黨建工作當中的責任,規范企業管理層在重大問題和決策上的工作行為,充分發揮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發展當中的核心作用。
(三)貫徹落實各項黨建工作措施
首先,黨組織應該以創建“四好”領導班子作為工作目標,不斷強化國有企業的領導隊伍。在基層黨組織的黨建活動當中,應始終將該工作目標落實到位,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的活動方法,并建立企業領導人員監督管理預警制度和企業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現任追究制度,以此強烈打擊各種貪污犯罪、違法亂紀事件,保障國家資產的安全和穩定。其次,黨組織還應該以“創先爭優”活動作為組織載體,不斷推進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革新“創先爭優”活動舉辦的方式,并將“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制度靈活的融入到活動的各個環節當中去,以此落實貫徹好黨章黨規的教育。同時,還應該不斷調整黨建工作的工作思路,積極將黨建工作和行政工作融合在一起,使得黨組織能切實參與到企業管理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當中來。最后,黨組織還應該不斷加強黨支部的建設,積極調動起支部全體員工的工作動力,不斷強化黨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素質,使得黨員成為國企生產隊伍當中一面旗幟。需要注意的是,針對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各項違法違紀事件和貪污受賄現象,黨組織還應該建立起以懲防體系為主線的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嚴肅查處國有企業內部存在的各項產權交易、資本運營和經營管理中的違法亂紀事件,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與安全。
二、結語
總之,黨組織作為國有企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具有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具有推動作用,還對企業的戰略規劃具有導航作用、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把關作用、對企業的管理具有主導作用、對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工作具有主體作用。為了能充分發揮出這些作用,黨組織應該明確自身的具體定位,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并貫徹落實我黨和國家的各項黨建措施,進而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