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
摘要 在國有企業中推行黨群關系建設可以協調企業內部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企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本文對新時期推進國有企業黨群關系建設的障礙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 新時期 國有企業 黨群關系建設
自黨成立以來,一直將黨群關系建設作為工作中心,在近百年的探索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而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有其獨特的地位,將黨群關系建設應用在國有企業中,有利于提高國企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新時期國有企業黨群關系建設的障礙
(一)缺乏民主管理能力
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國有企業開始重視到黨群關系建設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在實際運行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其制度的確立多與企業管理有關,導致與群眾脫離而在制度的實施上也是以領導決定為主,未聽取群眾意見,導致企業缺乏民主管理能力。
(二)職權分工不明確
國有企業在進行管理時,需要進行職權分化,使每個部門負責各自的任務,有利于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在實施階段,存在職權分工不明確等情況,各部門存在交叉管理的情況,導致員工不能有效執行命令,在一定意義上是弱化職權的一種表現,長此以往,會影響企業管理層的領導力度,加劇企業問的矛盾,不利于國有企業黨群關系的建設。
(三)缺少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國有企業過于強調經濟效益,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而在新時期下,國有企業正在進行改革,很多職工都在面臨調職、福利待遇、失業等問題,使職工的思想發生嚴重的變化。而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會使職工產生極端思想,加劇了社會矛盾,黨群關系的建設難以實行。
二、新時期推進國有企業黨群關系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民主管理建設力度
在國有企業推行黨群關系建設的首要前提是要有一個良好的民主環境,從而提高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使企業快速發展。
第一,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應采取聽證會的方式使群眾參與進來,并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制度的民主性,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推動黨群關系建設的快速發展。
第二,企業應發展信息公開制度,對群眾所關心的財務、人事、生產、銷售等工作進行公開,提高辦公透明度,并積極創新公開方式,可采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提高公開效率,使群眾可以實時了解企業的發展狀況,消除對企業的疑慮,提高員工的忠誠度,促使企業快速發展。
第三,企業應開展民主選舉制度,國有企業人事的升遷變動一般由部門領導負責推薦、評選,無法保證人員任用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其評選結果很難被群眾接受,使得黨群關系建設發展緩慢。而實行民主選舉制度,由基層群眾進行推舉、評選,可以保證選舉結果的科學性,更符合群眾的利益需求,有利于提高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企業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絕大多數干部都是黨員,是發展黨群關系建設的中堅力量,其管理水平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全面推動黨群關系建設的快速實施。
首先,建立職權分工管理制度,將各部門領導的職權進行細分,使每個領導負責各自的任務,避免出現交叉管理等情況而影響管理效率。另外,還需要建立責任問責制,提高干部人員的責任意識、管理意識,促使其提高管理能力,保證企業快速發展。
其次,黨員干部是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對黨群關系的建設有重要的影響,對此,需要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發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與群眾建立友好關系,關注員工的實際問題,提高黨員干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推動黨群關系建設的快速發展。
最后,加強信息化管理能力,要求黨員干部要熟練使用信息化技術,將QQ、微信、微博等用于企業管理中,從而提高管理效率。例如,黨員干部可開通微信群,將員工添加到微信群中,加強與群眾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實現統一管理,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三)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加速了崗位之間的競爭,使員工產生焦慮、緊張等心理,對其工作效率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另外,我國的國有企業正在面臨改革,需要進行較大的人事變動,而當涉及到員工的切身利益時,給員工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加劇了社會矛盾的產生,不利于黨群關系的建設。對此,需要國有企業重視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的思想意識,保證黨群關系的順利進行。例如,當員工因為人事變動而產生焦慮、緊張等思想時,黨員干部應以科學發展觀為理念對員工進行教育,使其了解國企改革的重要性,要有大局觀念,引導其服從組織安排,保證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推動黨群關系的順利發展。
三、結語
新時期下,在國有企業中進行黨群關系建設,可以有效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促使企業快速發展。另外,加強黨群關系建設,有利于加強企業管理,消除社會矛盾,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