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婷
【摘 要】十三五規劃提出以來,推行現代農業發展戰略,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成為首要目標。通過引入田園綜合體這一當前較為新穎的鄉鎮旅游模式,綜合分析農村地區自然景觀資源與歷史人文資源的先天優勢,提出具體的規劃策略與設計原則,以振興鄉鎮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進而促進農村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實現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鎮旅游;田園綜合體;規劃原則;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 F5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6-006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6.027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complex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ownship Tourism Development
FANG Chang-t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poverty as a whole has become the primary goal 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was put forward. By introducing the rural complex, which is a relatively new rural tourism model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historical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principl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be realized.
【Key words】Township Tourism; Rural Complex; Planning Principles; Design Strategies
0 引言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支柱產業的發展中國家,農業領域相關經濟類型豐富多樣,農業地域遼闊,鄉村風景秀麗,各個地區都有其特有的地域文化背景,因此,我國在發展以農業休閑觀光為主的鄉鎮旅游業方面,具備先天優勢和廣闊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鄉鎮區域其規劃發展的相對滯后性以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方向盲目、觀念陳舊、難于管控等問題所導致的矛盾卻日益突出,導致我國城鄉發展差距日漸擴大。近幾年,通過政府引導的大力發展以及圍繞農業休閑觀光旅游主題所提出的新興概念的普及,鄉鎮旅游正逐漸成為當下城鎮居民非常樂于選擇的一種新型旅游模式。鄉村旅游產業的大規模發展,在確保當地農民完成基本的就業增收前提下,更能帶動我國鄉村區域的二、三產業快速發展,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推進我國現代農業建設與發展。
1 我國鄉鎮旅游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在鄉鎮旅游領域主要以農業觀光和休閑農業體驗兩種模式為主,并不斷探索嘗試向包含了考察、學習、互動、休閑、娛樂、康體、度假等多重模式在內的一體化復合型方向發展。其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且初具規模的有以下五種形式:(1)一般位于城郊并以餐飲為主營范圍的“農家樂”;(2)以新型生態農業技術展示為賣點的觀光園區;(3)借助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村落為基礎打造的特色古村古鎮;(4)經過統籌規劃,具有一定地方性特色的農業產業新村;(5)例如江西婺源江嶺梯田這樣的農業風景區。
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以來,依據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鄉村建設發展理念,地方政府在發展鄉鎮旅游方面明顯加大投入力度,部分城市出臺地方性鼓勵政策,并將周邊鄉村旅游納入當地旅游產業總體規劃;同時,選擇鄉鎮旅游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我國鄉鎮旅游得到飛速發展,已逐漸成為國內旅游產業發展的龍頭,并且呈現出系統化、規模化、品牌化的行業發展趨勢。
通過網絡資料搜集及數據整理可以發現,在鄉鎮旅游范疇內,游客們更傾向于參與包含“睡農房、品農菜、干農活、享農樂”等內容的民俗風情體驗游,從滿足“以人為本”這一基本理念出發,融合觀光游覽、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成為當前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一種炙手可熱的鄉鎮旅游開發模式。田園綜合體在有效保護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上,將農耕、農產品加工、旅游服務進行有效結合,通過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解決一部分農村人口就業問題,為完成農村脫貧攻堅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充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 田園綜合體基本特征
2.1 自然生態資源是其發展先決條件
田園綜合體在規劃階段的選址,對于場地區位本身及周邊生態環境都有特定要求。在充分還原當地特色民俗文化和農居生活基礎上,對于天然的生態環境、農田景觀、生物資源采取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結合觀光旅游的主題,形成休閑娛樂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資源互補的新型綜合體。
2.2 農業觀光體驗是其主導核心功能
一般地處城郊的田園綜合體面向的消費群體以城鎮居民為主,因此滿足這類消費人群的心理訴求是其服務基本宗旨。田園綜合體自身先天具備秀麗的自然風光、特色的風土民俗,后期建設則通過功能整合與理念創新,開發出符合城鎮居民樂于參與體驗的娛樂項目以及基礎設施等,最大程度滿足來自城市的游客們的需求。
2.3 綜合開發模式是其主要發展手段
借助天然原生態的山水田園景觀以及特色人文歷史,開展體驗式的休閑娛樂旅游活動,營造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學習互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項目,全方位地滿足游客們的游覽心理需求。
例如農業觀光園、農家樂等傳統意義上的鄉鎮旅游模式在產業結構上相對比較單一,田園綜合體營造的是一種集多重體驗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旅游發展模式,整體架構呈現出系統性與層次性,為當地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合理化調整做出巨大貢獻。
3 田園綜合體模式發展創新研究
鄉村是現代文明社會人類居住生活最基本、最原始的構成單元,他一方面作為開展農作物生產所依附的載體,為人們提供基本物質供給;另一方面,相對于經過統籌規劃和商業開發的城鎮區域來說,鄉村保留了其特有的田園氣息與人文風貌。田園綜合體作為一種新型鄉鎮旅游模式,可以借助鄉村景觀這一天然優勢,依靠發展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增長的同時,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
3.1 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原則
(1)宏觀把控,系統規劃
田園綜合體所依托的鄉鎮區域是一個相對零散且復雜的生態及人文系統,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并不能僅僅去進行簡單的堆砌和排列,必須深層次地挖掘當地自然環境資源、經濟發展狀況以及人文歷史風貌;對各個環節進行宏觀把控,使看起來相對孤立的區塊及功能活動場地能有序的組織到一起,形成相互關聯、協同共進的整體,打造兼具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的綜合性鄉鎮旅游區域。
(2)產業結構模式多元化發展
鄉村普遍有著諸如自然山水、農耕田野這樣較為原始的生態景觀資源,也有類似古鎮古宅、民風民俗這樣的人文景觀資源。在盡量保存當地自然生態資源前提下,對人文類的景觀資源進行元素提取和整合,融入一些當下較為領先的旅游規劃理念,打造層次豐富、功能多元的田園綜合體旅游景區。
(3)保留鄉村原始農味特質
城鎮游客選擇城郊鄉村作為旅游目的地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為了最直觀的體驗及感受原汁原味的農家特色,因此不同地區建立的田園綜合體都應當以發掘當地特有的自然景觀資源及特色地域文化為基本宗旨,打造可以親身參與其中的特色旅游項目,充分滿足游客休閑觀光、娛樂體驗的心理訴求。利用當地所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鄉,帶動經濟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
3.2 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原則
鄉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基礎設施條件薄弱,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應當引入前衛的旅游規劃理念和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使得其在保留“農味”的同時也能與現代化的城鎮生活方式接軌。未來經營過程中,以推動農村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為根本宗旨,結合能夠體現當地地域特色的文化內涵,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農業產業規劃相結合,打造結構合理、內涵豐富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項目。田園綜合體的服務對象是游客,因此在其前期規劃、中期建設、后期運營的各個階段都應時刻體現“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尊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意愿、滿足城鎮游客的旅游體驗訴求,構建人性化的高品質生態旅游體驗區。
4 結語
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以發展鄉鎮旅游,帶動農村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基本目標。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提煉挖掘,現代化旅游產業規劃理念的融入,先進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在城郊構建出一片滿足那些久居城市、向往自然的城鎮居民觀光體驗、休閑娛樂、學習教育等心理訴求的“世外桃源”,有效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實現農村地區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余松,舒蘭,包林靈.依托旅游產業的鄉鎮規劃探析——以鄰水縣甘壩鄉為例[J].綠色科技,2018(02):155-156+165.
[2]韓偉宏.田園綜合體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發展新模式研究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17(16):295-296.
[3]丁歆.田園綜合體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發展新模式[J].現代裝飾(理論),2016(05):66.
[4]李成,劉瑤瑤,李子怡,陳菁菁,徐碩.田園綜合體景觀要素與模式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8(23):82-85.
[5]胡小風.觀光農業型村莊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8.
[6]張瑞,沈守云.田園綜合體鄉村景觀規劃發展新模式的實踐與探究[J].南方農機,2018,49(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