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宏俊
【關鍵詞】 幼兒教學;語言;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0—0077—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大力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非常重要。幼兒思維發展的主要途徑就是語言的學習,教師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并注重對幼兒個性的培養,讓幼兒語言教學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不僅能夠逐漸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讓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主要對幼兒在語言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特點
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現在創造性、積累性和模仿性上,也是不斷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要想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不僅要對詞匯和句子進行熟練掌握,還要通過教師的幫助指導,讓幼兒原本不懂的,發展成對語言的運用自如,可以看出幼兒語言的學習有積累性的特點。另外,幼兒并不是被動地學習語言,而是在選擇自己可以模仿與理解的語言組織方式,并進行下意識的學習與訓練,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也體現了其模仿性的特征。在幼兒學習語言過程中,不僅僅是單純的模仿,還學會了對語言的變通以及選擇。通過自己熟練掌握與積累的語言,與家長、老師等身邊的人進行不斷溝通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斷創新,從而掌握新的語法和詞匯,這正是語言學習創造性的體現。
二、幼兒在語言教學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
1. 優化教學模式,加大課程改革。面對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為了應對時代發展要求,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在幼兒語言的實際教學中,實施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幼兒主動積極地投身到教育教學過程中來,還能促進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提倡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利用一些幼兒感興趣和關注度高的話題來拓展教學內容,從而讓課堂教學的新鮮感以及趣味性得到大大增加。還可以通過對音樂電影的觀賞以及互動交流的活動,來增強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2. 加強預習指導工作,培養幼兒提問能力。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顯得格外重要,要想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必須加強其自身對語言的理解、閱讀以及領悟。在學習新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先安排一部分預習作業并且適當指導孩子們的學習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幼兒通過課前的自學來熟悉課本中的文章,教師要鼓勵幼兒對預習的課文提出質疑并查閱相關的資料,經過反復思考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語言學習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幼兒園相當于幼兒的另一個家,因此,為了讓幼兒語言教學效果得到保證,要能夠創造出和諧、溫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與幼兒建立融洽的關系,為其構建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還要加強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對幼兒進行創造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最有效的就是在幼兒階段,所以,教師要注重開發幼兒的各種潛能并做好在生活和教學中說普通話的榜樣,用幼兒所學習的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為幼兒做好表率。另外,幼兒教師還要善于發掘與利用幼兒學習的興趣點,針對幼兒的興趣進行語言的教學。這樣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更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4. 培養幼兒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為了給孩子們創造具有實踐性的學習機會,幼兒語言教學的工作應當組織各種課外實踐活動來調動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并且要加強口語訓練的實踐性。比如,早課堂教學中,可以將課本里的內容編排成小劇本讓學生們來進行表演,正是因為幼兒都有很好的表演積極性,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通過課堂表演可以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習的語言知識來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與本領。在課堂表演過程中,先進行學習小組的成立,在組內分配每個不同的角色,通過排練與學習,最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之后再由學生評選出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表演者,因為有競爭機制的引入,可以大大激發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進行實踐性的教學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臨場應變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總之,教師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幼兒的語言特點與語言教學相互結合在一起,并且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要讓幼兒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所以,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不但能夠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還可以為幼兒以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讓幼兒在語言教學中能夠自主思考與探索,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育的教學效果。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