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 要:由于網絡、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使用單一顯微鏡進行醫學檢驗的實踐教學已經滿足不了當前社會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的基本需求。“數碼互動顯微實驗室”是一種集動畫、文字、聲音、影像以及科學的互動體系為一個整體的教學系統,它的出現有效提升醫學檢驗實踐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數碼現為互動系統 醫學校驗 實踐教學 心得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引言
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國教育系統的科學性,網絡、多媒體、計算機等技術在醫學形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整體水平。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也使得當前的社會形勢對醫學人才的培養和學科技術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單一顯微鏡進行醫學檢驗實踐教學的傳統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數碼顯微互動實驗室”的構建,有效緩解了傳統醫學校驗實踐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使用由靈活的互動系統、動畫、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影像構成的教學體系,在醫學形態的核心課程中進行了有效的實踐教學,該實驗室的科學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得醫學形態的實驗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是醫學檢驗實驗教學模式的一個歷史性的改革,也是網絡技術發展的體現。現將其實踐教學的心得和體會記錄如下。
一、傳統醫學檢驗實驗教學模式中的存在問題
在醫學檢驗實驗教學模式的應用中,其主要操作流程為:教師先利用版圖、掛圖等教學工具向學生簡單介紹此次課程索要觀察的病原體的細微結構特點以及異常細胞和正常細胞的細微結構特點,再由學生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教學導師從旁引導。因為學生在觀察病原體及細胞前沒有對顯微鏡的結構進行了解,而版圖又比較復雜,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學習信息,但在使用顯微鏡的觀察過程中,很多學生由于疑問沒有得到及時解答,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也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使得教學無法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就很難有效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特殊現象或是典型圖形無法傳送,也不能儲存,只能在當堂觀察課中使用,在以后的實驗教學中不能重復利用。此外,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為了提高學生對觀察任務的完成質量,必須游走在各個同學中間,長此以往,無規律的答疑解惑不僅無法解決每個同學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教學過程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在實驗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重新確立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數碼顯微互動系統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在有效提升和鞏固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下,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進行了全面的培養和訓練。將網絡上收集到的有關學科的基礎信息、購買的CAI課件以及課堂上需要進行觀察的醫學形態復制到學生機上,確保每位同學都能得到相關的有效信息。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利用實驗室,以自身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基準,自主實施復習和預習的學習任務,對學科的發展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爭取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文件夾的建立,將自己搜集到的有疑問的細胞形態或者是特殊的細胞形態儲存在電腦上,以便于后期的使用查看。通過不斷的實踐、討論、思考以及教師的正確引導,重新確立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為醫學檢驗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2.使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在醫學檢驗試驗的教學過程中,“示范”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教師對典型或特殊形態的講解,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教學中需要進行觀察的涂片的記憶和理解。數碼顯微互動系統的應用能夠使教師的示教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對學生在實驗課上觀察行為進行有效的實施監控,一旦發現問題,就能夠及時糾正引導,使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此外,廣播教學的功能還能夠把教師主機上事先備好的CAI課件以及特殊、典型圖像的相關內容分享到學生機上,實現音像、動畫以及圖像等資料的網絡輸送,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實驗室構建為一個局域網。通過學生演示功能與監控轉播技術的結合,教師可以將學生觀察到的典型結構進行分享示范,使用“遙控指導”功能向學生講授該結構的特殊性,不需要游走在學生之間,進行輪流觀看或者是答疑解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工作的開展效率。最后,語音討論和分組教學方法的結合使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實驗室雜亂無章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完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任務的完成。遠程命令、黑頻肅靜的多媒體工作能夠有效加強教師對學生機的管理,避免有些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玩游戲,渾水摸魚。
3.為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互動平臺
在醫學檢驗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數碼顯微互動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增強實驗室的互動性,使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就比如說,學生可以使用申請語音發言、電子舉手等多媒體功能,向老師發起提問,而教師也不用走下講臺,就可以利用麥克風解答學生的疑惑,對學生分組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引導,也可以在屏幕窗口中編輯學習任務,直接發送給學生,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在為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互動平臺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由于找不到典型結構花費較長時間,又不好意思提問的情況出現。數碼顯微互動系統的應用,將互動實驗的教學目標融入到實驗室的教學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整體質量和師生互動交流的積極性。
結語
數碼顯微互動系統的應用,使實驗室的教學環境得到了全面的優化,它將講課、示范、觀察、互動、交流以及監控等多項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結合,體現了教育技術的現代化發展,也是醫學檢驗實驗教學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參考文獻
[1]江新泉,李寶華,田景惠,李冬,趙興民,周白云.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在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01):119-120.
[2]車萍,夏雷,韓濤.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在病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1):1742-1743.
[3]王冰,李春梅,趙薇,李連宏.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在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0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