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憲平
【摘 要】隨著現代武術套路運動的發展,比賽競爭日益激烈,尤其向著高、難、美、新的目標不斷發展,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產生運動損傷的機率也相應增大。為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科學訓練和加強運動損傷防范意識顯得十分重要。本文正是針對這一現象,對武術運動訓練的損傷現狀及其預防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科學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武術套路;運動損傷;解決辦法
自從我國2004年采用新規則以來,難度動作加大,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明顯增多。在對運動損傷的研究中,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應仔細研究運動損傷的致因,并提出以預防運動損傷為主。因為傷病一旦發生,運動員將無法承擔大強度訓練,而且損傷還會給運動員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和壓力。那么,如何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科學訓練和加強運動損傷防范意識呢?
一、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1.準備活動不充分
一是未做準備活動或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運動開始,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興奮性還沒有調動起來,身體缺乏必要的協調性,肌肉的粘滯性較大,肌纖維的彈性和伸展性不夠等造成損傷。二是準備活動的內容和運動的基本內容結合的不好,或缺乏專項準備活動,運動中負擔較重部位的機能未充分調動起來,也容易受傷。三是準備活動的量過大身體已經疲勞,當進入正式訓練時,身體機能不是處在良好的狀態,而是有所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必然引起損傷。四是開始做準備活動時,由于用力過猛,速度過快,違反了循序漸進的原則也容易發生損傷。
2.過度疲勞造成損傷
頻繁的大運動量專業訓練是少年武術運動員過度運動損傷顯見的因素。由于肌肉力量在整個青春發育時期前后,滯后于骨長度的增長,所以這種變化是單向性的,增加了過度運動損傷的可能。造成損傷的另一個因素是運動員本身素質和條件差承受不了大運動量訓練。第三個因素是教練在安排訓練時,只注重于教授掌握技術的方法和策略,而忽視了對各類損傷的預防。
3.局部運動量過大造成損傷
原因之一是運動量安排不合理,常見于專項訓練時,由于操之過急,采用“單打一”的片面訓練。原因之二,是訓練方法突然改變,運動量突然增大,跑跳練習過多,而造成損傷等。
4.技術不正確造成損傷
在調查中發現運動員對技術掌握不正確造成損傷的幾率也很大,一是運動員對專項技術動作掌握不熟練,技術動作存在的缺點和錯誤較多。二是技術不正確,完成動作不協調或動作失敗,迫使肢體超越正常活動范圍而導致肌肉拉傷,特別是由于技術不好,練跳躍動作而遭到失敗發生損傷的機會更多。
5.其他情況造成損傷
心理狀態不良如注意力分散、過于緊張和精神狀態不佳;服裝不適、場地不好、身體素質差,技術掌握程度低動作生硬、自控能力和保護意識差常常造成損傷;氣候條件不良等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以上原因,教練員都應該引起注意,積極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二、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
1.訓練方法要合理
要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和運動技術,科學地增加運動量。對于不同性別、年齡、水平及健康狀況的人,訓練時在運動量的安排上應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例如,年齡小的在訓練內容上,應把全面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結合起來,并以全面身體訓練為主。在訓練中減少單一的訓練避免一方面強一方面弱;在運動量的安排上應考慮到他們的生理特點,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與成年人比較起來訓練時間要短些,強度、密度要小些。
2.注重準備活動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不少運動損傷是由于準備活動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訓練前做好準備活動十分必要。例如,運動神經的興奮性未調動起來,肌肉未能活動開,思想意識還未進入狀態等都是造成損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克服機體機能活動的生理惰性,為正式練習作好準備。準備活動能增加肌肉中毛細血管開放的數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彈性和靈活性,同時地可以提高關節韌帶的機能,增強韌帶的彈性,使關節腔內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韌帶的損傷。在進行準備活動時,既要軀干、肢體的大肌肉群和關節充分活動開,同時也要注意各個小關節的活動。準備活動還應增加一些專項素質的內容。
3.注意間隔放松
在訓練中,每組練習后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勞,防止由于局部負擔過重而出現的運動傷,組與組之間的間隔放松非常重要。在間隔時間內,一些運動員對這一問題重視不夠,他們在每組練習后往往站在一旁不動或千篇一律地做些放松跑。這樣并不能加快機體疲勞的消除,再進行下組練習時還易出現損傷。由于各個項目的練習內容不同,間隔放松的形式也應有所區別。例如,著重于上肢練習的項目,在間隔可做些放松慢跑;著重于下肢的項目結束后,可以在墊子或草地上仰臥,將兩腿舉起抖動或做倒立。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血液的回流,改善血液的供給,另外也能使活動肢體中已疲勞的神經細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這對于消除疲勞及防止運動傷有著積極意義。
4.加強易傷部位肌肉力量練習
據統計,在運動實踐中,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運動傷最為多見。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運動員由于膝關節力量不足經常受傷就應加強股四頭肌力量的練習可以減少和避免損傷,而肩關節傷則應加強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頭肌的練習。因此,加強易傷部位的肌肉力量練習,對于防止損傷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除上述幾條以外,搞好醫務監督,遵守訓練原則,加強保護,注意選擇好訓練場地,也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內容。
總之,武術訓練中要遵守循序漸進原則,提高準備活動的實效性,要防止局部負擔量過大和長期大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而造成過度疲勞和勞損。在訓練時要多樣化,加強醫務監督,加強系統的科學訓練法。要根據運動員的心理、生理、年齡和身體生長的特點,科學的制訂訓練計劃,提高隊員的上課積極性、學習興趣和上課注意力,注意運動損傷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段章麗.少年武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J].山東體育科技,2000.8
[2]姚鴻恩,鄭隆榆,黃叔懷.體育保健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