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花
面對“互聯網+”的信息時代,作為學校和語文老師該如何利用好網絡的開放性、豐富性、互動性、便捷性等優點服務于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愛閱讀、樂閱讀,并且讀有方法,讀有成效?
一、“星耀悅讀”APP調查,找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學生的閱讀興趣各有不同,閱讀水平也參差不齊,作為老師如何了解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課外閱讀的推薦和指導呢?筆者學校通過讓學生家長安裝“星耀悅讀” APP家長端,由家長指導學生開展在線的閱讀興趣調查和檢測,通過數據的分析來“解讀”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從而智能地推薦符合學生閱讀水平和閱讀興趣的相關的課外書籍。老師也可以通過“星耀悅讀” APP教師端了解本班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興趣。語文老師可根據《數據分析報告》制定本班學生的《整體閱讀計劃》和《個性化閱讀推薦》。
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老師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籍必須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只有適合的,才能是感興趣的,只有是“感興趣的”,才會把“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學生才會由“閱讀”轉變為“悅讀”。
二、“一起閱讀網”導讀,指導閱讀方法
“閱讀高效貴有法”,在了解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的基礎上,老師可以通過“一起閱讀網”進行個性化的好書推薦。面對推薦的好書,有的學生樂于閱讀,但也有的學生由于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他們會缺乏堅持閱讀的興趣,有的學生只讀不思考,讀后收獲不大,還有的是為讀而讀。那么如何提高閱讀的質量呢?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一起閱讀網”發送《好書推薦簡介》,讓學生讀前了解書籍的主要內容,判斷是否適合自己閱讀;其次教師還可以發送《好書導讀》,在導讀中教給學生一些讀書方法,如“精讀法”、“讀記結合法”、“速讀法”、“思維導圖法”、“繪畫法”、“摘記法”等,讓學生根據《導讀》去讀明白,讀出樂趣,讀有收獲;再者教師可以在“一起閱讀網”中設計閱讀小競賽游戲,讓學生讀完書本后進行“競階游戲”,以玩游戲形式檢測閱讀的質量和效果,增強閱讀的興趣,真正落實讀有所獲,讀有所感。
在閱讀媒介指導上,不僅是購買紙質的書籍,還可以通過讀書網站、閱讀APP開展網絡閱讀。我們既讓學生熱愛帶有“紙墨香味”的傳統書籍,不斷豐富自己的“書柜”,又適當地引導學生嘗試網絡閱讀和泛在閱讀,多形式的閱讀讓學生的閱讀體驗更豐富,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逐步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三、“校園網”作品展示,培養閱讀習慣
“讀一本好書,收獲一個好習慣”,閱讀貴在堅持,貴在主動,貴在讀出樂趣。而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的,這需要學校和老師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始終受到良好的閱讀熏陶和感染。那么,如何發揮互聯網優勢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校閱讀網站為學生的《讀后感》、《讀書卡》、《讀書檔案袋》、《讀書繪本》、《閱讀小報》、《我的好書》等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臺,讓學生的讀書成果得到認可和鼓勵,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通過網絡平臺開展閱讀積分的獎勵,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積分目標” ,通過“積分榜”不斷鼓勵學生堅持閱讀,逐漸讓閱讀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學習行為;再者,班級空間為學生提供上傳閱讀過程中圈、劃、摘、記的閱讀照片或分享《閱讀趣事》的平臺,學生閱讀的過程得到記錄,老師進行階段的交流和小結,樹立良好榜樣,讓學生總結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心得,以同伴之間的互學互評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始終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閱讀,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