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燕
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教育工作的重視度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我國的幼兒教學過程中,正在不斷地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從而不斷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意識和思維。打擊樂教學作為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打擊樂教學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能夠體驗節奏、了解節拍,同時掌握各種樂器的技能,并學會手眼協調的進行演奏,對于每個幼兒來說,都是十分喜歡敲敲打打的,打擊樂教學對于發展幼兒的合作協作能力,實現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關于在幼兒園中班開展打擊樂教學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夠真正推動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學;思考
音樂教育作為幼兒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創新其教學方式,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因素,打擊樂教學也是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擊樂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手、眼和腦都能夠并用,讓大腦之間能夠建立起復雜的神經聯系,讓幼兒的頭腦能夠變得更加靈敏、聰慧,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對于音樂的靈感尋求和對演奏狀況的把握等都需要進行豐富的形象思維,這能夠讓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記憶力和創造力等多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學的現狀
打擊樂就是用各種打擊樂器配合樂曲演奏的一種器樂形式,打擊樂本身豐富多彩的音響效果和生動活潑的演奏形式,深受當前幼兒園學生的喜愛,而打擊樂教學本身對于促進幼兒的綜合性發展,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就當前幼兒打擊樂教學活動開展的現狀而言,很少有幼兒園會開展打擊樂演奏活動,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需要在課前準備大量的教學用具,很多教師認為這樣很麻煩,其次是需要教師自身具備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幼兒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節奏基礎。另外對于幼兒來說打擊樂教學活動組織過程較為復雜,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打擊樂教學活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就常常被忽視。
二、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打擊樂本身就是一門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活動,因此要想在幼兒園中班有效開展打擊樂教學,就要注重先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先了解各種打擊樂器,比如像三腳架、鈴鼓、串鈴、碰鈴、大鼓、沙錘等[2]。在幼兒基本了解的基礎上,在教幼兒進行操作,逐漸學會辨認樂器的音色,指導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正確方法和姿勢,比如要保持身體放松、靈活等,能夠有效控制自己手部的動作。同時注重幼兒打擊樂常規的培養,比如在活動中要求幼兒在拿起樂器后或者打擊樂停下時要放在腿上,并不發出聲音,影響集體等。在整個樂曲開始之前,當教師在拿起樂器指揮信號時,指揮者和被指揮者要保持相互注視的常規,打擊樂要整齊的開始,也要整齊的結束,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另外還要引導幼兒學會輕拿輕放和交換樂器。在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音樂教學科學增添樂器的種類,讓幼兒能夠逐步的認識到這些打擊樂器,逐漸學會打擊演奏的正確方法,并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節奏。之后在遵循幼兒發展的規律,在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樂器音色的特點,盡管幼兒能夠對一些簡單的節奏有所掌握,但對于一些樂器的音色還是不能進行準確區分,因此要想幼兒能夠有效了解各個樂器的音色特點,教師就要注重積極開展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根據不同打擊樂器的音色,設計不同的配樂措施[3]。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幼兒的思維能力、組織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對打擊樂器進行配器,并分聲部進行演奏,在常規的節奏譜上,融合一些較為有趣的動作和情節來進行表達,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對于打擊樂學習的興趣。
(二)創建良好的音樂環境。對于幼兒來說,幼兒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匯總,要注重為幼兒創建良好的音樂環境,環境對于幼兒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良好的音樂環境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那么教師在幼兒園中班打擊樂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幼兒創建一個符合幼兒個性的環境,讓幼兒能夠始終處于一個唱唱跳跳、敲敲打打的活動狀態,讓幼兒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不斷提升其音樂感受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動腳、拍腿、跺腳等“聲勢”進行節奏訓練,這樣不僅能夠有利于幼兒快速掌握、熟悉樂曲的節奏和節拍,還可以有效激發幼兒對于打擊樂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打擊樂學習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從而有效提升幼兒對于打擊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培養幼兒協調合作能力。通常而言,在幼兒園打擊樂教學活動中,基本上都是以集體形式進行的,因此教師在集體活動教學活動中,要想有效實現統一的目的,就要培養幼兒集體意識。讓幼兒學會逐步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真正學會注意到別人的行動,并服從集體的需要,尊重自己的合作伙伴,并認識到自己的行動結果對于整個集體的影響,真正認識理解合作的概念。而這些都需要幼兒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學會抵抗外界環境的誘惑,主動克服各種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培養幼兒的意志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幼兒傾聽演奏整體效果,讓幼兒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演奏和其他聲部協調一致的關系,體現整體音響在流動中不斷變幻的趣味性。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幼兒對于事物整體的把握能力和對各種音樂符號的控制、使用能力,還能夠提升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對于自我的認識,并進行更好的自我控制和調整,真正學會和他人合作的能力,不斷促進幼兒的發展。
總而言之,要想在幼兒園中班有效開展打擊樂教學活動,還需要教師自身進行長期、不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完善幼兒打擊樂教學活動,真正顯現幼兒園打擊樂教學活動的價值,不斷推進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鐘淙.幼兒園開展生活化材料打擊樂教學的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219.
[2]楊莉君,鄔凌霄.幼兒園音樂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5,27(2):92-98.
[3]徐幽蘭.在打擊樂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注意力[J].考試周刊,2014(59):185-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