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巧明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同時在現階段的教育中,普通高中正處于一個擴招的狀態,這在無形之中給中職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大量的中職學校在招收學生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越來越多的學生都進入普通高中進行教育學習,中職學生的生源質量正在不斷降低。生源質量的降低使中職教育的效果不明顯也不穩定,同時中職教育在社會上的重視程度不高,師資力量的強度也無法與普通高中相提并論,這也是越來越多人不愿意選擇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中中職語文教育是所有中職學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課程,文章主要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理念的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互動式教學理念
一、引言
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課程,在實際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主動去探究和思考?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很好的嘗試。
二、互動式教學理念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在教學制度改革下推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際的運用中體現著許多的優勢,給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得到了大量的應用,課堂中,在教師不斷引導下,學生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對新的語文知識進行探討。而且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課堂的主要教學目標,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們更加積極地去進行語文課程的學習。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更注重的是學生們“學”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承擔的只是一個促進者的角色。
三、中職語文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1.雙向性
雙向性是互動式教學的一個主要優勢之一,這種雙向性就包括雙主動作用、雙主導效應、雙創新能力、雙影響水平。雙向性強調要加強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使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加入互動式教學活動之中,使課堂教學氛圍活躍起來,以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2.實時性
互動式教學平臺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教學的實時性,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積極地展開互動,相互傳遞一些有用的教學或者學習信息,提高教師在“教”方面以及學生在“學”方面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3.合作性
在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時候,合作也是這個模式所體現出來的教學內容,通常情況下教師所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是以團隊小組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這同樣是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一種鍛煉。在團隊合作中,小組成員可以將自己不懂的或者是一些問題提出來,然后通過集體的研究討論得出更有價值的結論,這不僅對學生學習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四、中職語文教學中互動式教學理念運用的基本要求
1.互動式教學中對教師行為的要求
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本質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直接進行對話,而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傾聽,傾聽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也是課堂上最為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有著自我的思維能力,能夠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自我的探索,而教師在這個互動式教學模式中需要做的就是引導,通過科學的引導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發展。
2.互動式教學中對學生行為的要求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始使用,除了對教師的行為有一定的要求之外,還對學生的行為提出了一系列相關的要求。在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中,學生們需要有較強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主動地投入互動式學習中去,配合老師的教學行為。除此之外,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學生必須能夠有厚實的學習基礎,同時在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學生們要能夠展現出一定的創造能力,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并能在學習中將學與創相結合。只有在互動式教學模式運用的過程中,對學生和教師的行為提出一定的要求,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五、中職語文教學中互動式教學理念的運用
1.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師生互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對教學情境進行適當創新,設置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新課改推進的過程對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從靜態逐漸向著動態的方向發展,因此需要師生共同參與。比如在對《孔乙己》和《范進中舉》等文章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合適的學習情境:如果孔乙己也中了舉人,他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變化?與范進中舉有什么差別?讓學生對這樣的假設進行思考,這對學生們思維的拓展和想象力的鍛煉有著巨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話劇排演,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營造互動環節,活躍課堂氣氛
在新課改的推動之下,為了促使師生之間展開頻繁的互動,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創新,比如在學習課文《沁園春·雪》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誦讀,組織學生間的誦讀比賽。在比賽標準的制定時,可讓師生共同參與,這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學習課文《威尼斯商人》時,可以將課文改編為劇本,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也要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通過表演的方式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加深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在課堂教學進行中,要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遇到問題要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在學習課文《蘇州園林》時,可以適當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討論,討論的內容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文章結構這么安排有什么好處。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談論并發表觀點,對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巨大的作用。
3.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作為中職護理與助產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充分遵循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誘導,從而去調動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互動式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加輕松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互動性教學的內容以及具體的流程應該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實效性,要能夠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具體的教學內容,并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把握。
4.營造“經歷學習過程”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對中職護理與助產專業的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培養的過程中,其教學目的不單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經歷一個獲得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之中,學生們能夠產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求知欲望的推動之下才能獲得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進行中,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判,從多個角度對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步驟等進行考量,要能夠及時發現存在缺陷和問題的地方,并及時處理,只有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潛力,這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中職護理與助產專業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5.營造“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分為三種內容的開放,分別是教學內容的開放、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開放,以及學科之間的開放。首先教學內容的開放具體指的就是不斷地把社會生活中鮮活的東西引入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之中,在實際教學中適當把握時代的發展節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開放是指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適當借鑒一些比較優秀的教學手法和比較成功的教學案例;學科之間的開放指的是在中職語文學習過程中建立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使學生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和更多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提高學習能力。
6.教學互動的構建要注意突出和諧、合作、共創等效應
創建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就是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共為主體、認知明確、情感協調、情緒高昂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能夠激發出創造潛能,提高學習能力。在現代化教學中,合作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在合作教學中能夠營造一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這對師生關系的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合作學習進行中,學生與教師之間要共同做出一些創造性的努力,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封鎖,要建立一段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之間合作的交互方式,可加強對每位學生獨特性的關注,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集體創造性能力。
7.構建多媒體中職語文教學模式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已經不再適用,而多媒體課堂和“休閑娛樂課堂”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主流課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主選擇課程,獲得相關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實現信息交流上的師生互動,從而能夠達到資源的共享和知識的共知、共識。
8.做好課后互動教學的后續工作
課堂教學時間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互動教學的結束,互動式教學不僅僅應用在課堂之上,在課堂之外也有涉及。除此之外,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課后學習總結往往比課堂學習還要重要,課后的教學安排是對前一節課的總結和延續,同樣也是對后一節課的提高與發展,因此課后的總結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課后總結復習既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又能夠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總而言之,在注重課堂教學的時候還需要重視課后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制定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
在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之下,互動式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特別是廣泛運用到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教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能夠體現素質教育的綜合性,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和專業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 娟.多媒體互動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創新[J].職業,2014(17):50-51.
[2]黃慶豐.如何構建中職語文教學的互動模式[J].考試周刊,2014(93):23.
[3]龍華英.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J].課外語文,2016(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