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文
摘要:在我國目前的小學體育課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還沒有得到有效使用。依據足球課程的教學原理,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創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就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足球課中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對實施方法進行概述。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大批人才,使人才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高。而體育課程對提高人才的身體素質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嚴格遵守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有效融入到課堂之中,改變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足球課中的意義
在我國召開的第十次深化改革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要加大對我國足球事業的投入力度。這也體現出我國對足球事業的重視程度。足球事業要想得到長足發展,要從青少年入手,從娃娃抓起。因此,對小學足球課程的合理設置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足球課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關鍵就是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加強課堂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的文化素養、身體素養等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足球課中的方法
目前,足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運動項目之一,隨著現代足球事業的不斷發展,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大增加了對足球領域人才的需求。每個優秀的足球人才多是從小開始練習,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才等來在賽場上高呼的那一刻。因此,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理念開始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然而我國目前的足球事業發展還處于瓶頸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對青少年足球的培養體系還不夠健全。在青少年教學中的課程設置上還不夠完善。所以,在小學足球課程中融入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我們目前亟需注重的問題,這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對提升我國在足球領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營造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小學足球課程中對課堂氛圍的營造十分重要,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也更需注意。如在小學足球課程中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強,所以在課程中要盡量使用具有童趣的語言,使用簡單生動的語言對復雜的動作進行講解,并加入適當的肢體語言,使孩子理解起來更加輕松。在動作講解完成后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模仿,加深記憶,使足球課程更具科學性[1]。
(二)設置情景,提高學生團結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推動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通往成功的關鍵。足球是一項團體競技項目,因此,在課程中就要加強對學生合作能力的訓練,積極鼓勵學生們進行團結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要讓學生擁有集體榮譽感,將個人榮辱拋之腦后。教師在課程中要積極強調協作、配合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到只有集體共同努力才可以贏得比賽,使每個人都對所在的集體擁有情懷。這種情懷會伴隨學生成長的始終,對個人綜合素養的提高和終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積極指引,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發現新的問題,擁有新的疑惑。而面對這些新的問題,如何去解決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學生自己去分析原因,得出結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判斷能力。推動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在小學足球課程教學中,要開發出那些想法新穎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如提出新穎的攻防戰術,使學生樂于思考,憑借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探索新穎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還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一個足球人才往往從小就開始了他的足球之路,因此,對小學足球課程的設計必須科學合理。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運用于小學足球課中去,提高孩子的意志和品質,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提高孩子的綜合素養,為我國足球事業輸送大批高素質人才,從而推動我國足球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硯田.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N].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24(04):73-7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一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