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正+劉蜀子
摘要:班主任在高校的基層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多年來一直在高校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并始終站在基層第一線的位置承擔著班級管理工作。下面,筆者就以多年的學生教育管理和班級管理工作的經驗為基礎談談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誤區;思考
一、新形勢下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思想誤區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就是我們基層班主任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了。如何更新傳統的一些思想偏差、誤區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筆者所了解的情況,我們來談談目前存在的一些管理模式上的思想偏差或誤區。
(一)思想誤區之一:“保姆式”管理
這類思想誤區主要是沿襲了中學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在這種管理理念的指導下,班主任對于班級的事情,事無巨細都親抓親管。這樣的管理方式說明班主任是非常用心、非常負責的,但顯然是負責得過度了。這種管理方式忽略了大學生的成長特點,是對學生的信任不足,不能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和主觀能動性,無疑減少了學生鍛煉的機會、成長成才的機會,影響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和服務同學的熱情與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
(二)思想誤區之二:“放養式”管理
這類思想誤區在于班主任對班級和學生及學生事務基本上不過問,甚至遇事推脫、推諉。這種管理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師生關系嚴重疏離,隔閡、代溝異常明顯。而且這種放任學生自由發展的管理方式會導致很多不可控因素和風險的出現。學生畢竟有學生的局限性,如涉世不深、心智不成熟等,這使得學生在自我教育和管理中會出現一定的偏差,甚至還會犯下較為嚴重的錯誤。更有甚者,這種“放養式”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會造成班級李徐盛的個人素質和能力的進一步分化,出現“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的現象。如,有的學生當了班級或學院、學校的學生干部或是積極參加班級、學院、學校的文體活動,就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提升了能力,而那些沒有當學生干部或是不積極參加活動的同學往往就容易失去鍛煉的機會,成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最終一事無成,幾年下來一無所獲。
(三)誤區之三:“本末倒置”式管理方式
這種管理方式或管理理念通常出現在部分缺乏班主任工作經驗的年輕老師身上。部分年輕教師由于剛從學校畢業出來,身份角色還未轉換過來,經常出現管理思路不對,抓不住重點的情況;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輕重緩急、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足,很容易出現只憑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糅合而成的管理設想去付諸行動,結果往往是抓輕放重,該重點管的沒管,不該多管的又管得太多。這種管理方式或管理理念的實際效果是班主任花費了許多精力,然而既搞得自己累的不行,又難以起到教育管理學生的實際作用。
二、新形勢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理念思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理念的正確與否具有關鍵作用,它決定著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班主任是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理念的正確與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筆者就以多年從事高校基層班主任工作的經驗為基礎,談談當前新形勢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以德為先
班主任對學的全面成長成才,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培養等方面負有更多的責任。所以,我們高校基層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培養春放在第首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是指專業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掌握、運用,也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等。而后者尤為重要,它是為學生今天的健康成長和將來走上社會成就事業,有所作為起導向和保證作用的。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二)以生為本
教育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事業。班主任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要樹立起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理念,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成長成才開展相關教育管理工作。堅持以生為本,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要關愛學生。關愛學生是班主任應當具備的基本道德情感和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職業要求。居然選擇了老師這一職業,選擇了當班主任,就必須要堅持這一基本的職業要求。關愛學生就是要以真誠面對每一個學生,以真情感染每一個學生,要尊重、理解、關心每一個學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管理學生的原動力。
二是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心理平臺,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班主任應當和學生建立起一種亦師亦友的良好和諧關系。像老師一樣教給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像家人一樣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像知心朋友一樣和學生進行平等溝通交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聽其教而從其行”。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和班主任講真話,才會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導。
三是要積極幫助學生解決事跡問題。任何人都是有私心的,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就如拿到一張集體照片,我們最先關注的必然是自己。這是人的本性。作為學生,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地州高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農村,家里家庭經濟比較困難,他們來到學校首先關心的必然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問題。此外,當前進入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算是成人了,然而,生理年齡上是成人了,心理年齡上卻遠遠沒有到成人心理的程度。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心智、思想還不成熟,還很幼稚。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必然會遇到諸如經濟上的、人際關系處理上的種種問題。作為班主任,必須要為同學解決力所能及的實際困難,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學生的擁護和喜愛,才能從根本上打動人心,取得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班主任要注意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情緒變化等情況,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問題、具體困難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這其中,班主任尤其重點關注和幫助那些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個人學習特別困難和有心理障礙的學生。
(三)教育和管理結合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教育管理好學生,首先要以德為先,其次要以生為本,要關愛學生,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積極幫助學生解決事跡問題。然而,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光有思想教育還不行,還得有制度管理。思想教育和制度管理二者缺一不可,更不能相互代替。高校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應當結合運用并充分發揮思想教育和制度管理的不同作用,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以思想教育為首要和主要的工作手段,同時通過獎懲分明的規章制度加以適當的約束。從而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外踐于行”,達到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那種簡單粗暴的制度約束和行政處罰,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和班主任情感上的疏遠,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結語
中共中央、國務院早已在2004年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中就明確了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參考文獻:
[1]趙小劍.高校班級凝聚力建設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消費導刊,2007,4:122
[2]張林.多方位創建班級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3]文燁.高校班級管理之我見[J].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23).
[4]徐德斌,公桂芳.試析當代大學生思想變化的特點[J].長春大學學報,2003(4).
作者簡介:
何國正,性別:男,工作單位:保山學院宣傳部,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藝學、管理學;
劉蜀子,性別:女,學歷: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保山學院人文學院,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學、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