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摘 要:從跨文化交際的培養重要性出發,基于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現狀,文章從社會與學校、英語教師、大學生等三個層面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旨在促進學生英語的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說教學;跨文化交際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意義
作為一門獨立的交叉學科,跨文化交際學興起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顧名思義,跨文化交際學研究的內容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探討文化差異,以分析和解決各國人們之間交流中出現的障礙與矛盾。因其交叉學科的特殊屬性,跨文化交際學與其他許多學科的發展息息相關,如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文化學等(李炯英,2002)。其中,人類學、社會學和交際學是“跨文化的交際”的三大基石。八十年代初期,跨文化交際學由外語教學界引進我國。何道寬(1983)首先介紹了跨文化交際,論述了這門新興學科的基本內容,探討了該學科的學習意義所在,并提出了適宜的學習態度。這一學科引起了我國學者的濃厚興趣,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在跨文化交際方面的迅速發展,同時也使各界學者深刻認識到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往往帶著特定的文化信息,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王守仁(2016)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成功的外語教學,尤其是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余渭深,2016)。換言之,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在語言知識與技能教授的同時,結合英美文化的學習,從而不僅提高學生英語的語言能力,還能培養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二、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現狀
盡管經過多年努力,高校師生已逐漸接受重視聽說教學這一理念,學生的聽說能力也有所提高,然而,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當今社會對跨文化能力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更多的是關注應聘人員的成績。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十分看重大學英語四級與六級考試的分數,甚至以此作為人才招聘的錄用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教學管理的重心,使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質量難以保證。
其次,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而教師的整體素質與業務能力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也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研究方向大多是外國語言學、外國文學,幾乎沒有接受系統性的跨文化交際方面理論學習。與此同時,由于缺乏海外留學經歷、國際交流等原因,跨文化實踐較少。大學英語教學多以語言知識的講解分析與技能的練習為主,如聽說練習中的重要短語與句型的使用,往往忽略對漢語言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學習,難以為學生提供及時、準確的跨文化實踐指導。
最后,課堂上大量的詞匯與句型的練習,使學生易產生誤解,即大學英語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速度。實際上,學生缺乏對漢語言傳統文化的清晰認識,幾乎無法做到用英語傳播漢語言文化。同時不少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存在的對英美文化不甚了解的問題。學生時常困惑,能較好掌握英語語法的使用,具備一定的英語詞匯量,但聽說能力仍較薄弱,在實際的英語交流中,用詞不夠準確,甚至不得體,難以較順暢地完成交際。
三、聽說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途徑
基于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現狀,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改善的途徑。
首先,社會應正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在對比畢業生英語成績的同時,考察其綜合應用能力,尤其強調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具備。另一方面,高校還應適當支持與提倡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相關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在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實施相應的政策,以確保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順利進行。
其次,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當前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形勢,在英語教學,特別是聽說課程的教學中適當融入跨文化交際相關信息的學習。通過采用課前的查閱資料、課中的小組討論與分享、課后的總結與反思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在英語語言知識學習與語言技能發展的同時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促進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教師還應積極研讀跨文化交際的相關文獻,如英語國家的歷史、國家概況、重要的文學作品、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內容,迅速擴大自身的英語文化知識量;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將有關話題的風土人情以及習俗等跨文化交際知識有效地融入大學英語聽說課程,引導學生真正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此外,把握學校培訓、學術交流、文化講座等寶貴機會,積極向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的教師同事請教跨文化的實踐經驗,注重提升自身的整體專業素質,尤其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最后,學生應清晰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僅掌握英語詞匯與語法知識,完成各種英語考試,而是充分了解西方文化,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真正的交流。還應注意的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由中式思維轉變成為英式思維。換句話說,學生應全面地學習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學會用英語來思考,避免中式英語的產生或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從而在聽說過程中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由于大學英語課堂學習時間的有限,學生可以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類英語文化活動,如學校的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大賽等,更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與西方人民的風俗習慣,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何道寬.1983.介紹一門新興學科--跨文化的交際[J].外國語文,2,70-73.
[2]李炯英.2002.中國跨文化交際學研究20年述評[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6,86-90.
[3]王守仁.2016.《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3,2-10.
[4]余渭深.2016.大學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再認識:教學大綱變化視角[J].外語界,3,19-26轉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