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志堅
摘 要:該文主要介紹了2015年和2016年休寧縣建立茶葉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綜合示范區,開展茶葉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試點的工作情況,總結融合試點工作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做好這項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茶葉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對策建議;休寧縣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4-0069-02
休寧縣位于安徽最南端,與浙贛兩省交界,位于皖南山區,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被評為全國生態示范縣和中國有機茶之鄉。2015年和2016年,休寧縣被列為茶葉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示范縣。為了充分發揮專業化統防統治防效好、效率高和綠色防控生態、安全等優勢,促進二者集成、融合試點推廣,我縣創建了茶葉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試點基地和綜合示范區,以推進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范與推廣,實現農藥減量控害。
1 主要做法
休寧縣現有茶園1.35萬hm2,其中有機茶0.1萬hm2,有機茶園主要分布在流口地區。為了做好茶葉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試驗示范,選擇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工作基礎較好的2個省級龍頭企業茶葉基地,分別位于商山鎮高潭村的榮山茶廠和流口地區新安源有機茶基地,建立2個66.67hm2茶葉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區,將現有的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誘殺,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進行合成組裝,形成一套適合我縣有機茶葉種植推廣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1.1 開展農業防治技術 (1)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在防控示范區內,利用土壤養分檢測結果,做到“減氮、控磷、增鉀、補鎂”等技術,提高茶葉抗病力。(2)推廣中耕除草和幼齡茶園覆草技術。避免使用除草劑,適時中耕除草,11月初對茶園進行深中耕和次年2月中下旬淺中耕,使表土層的越冬害蟲暴露于土表而死亡。同時,在幼齡茶園探索覆草除草技術,在除草的同時培肥土壤。(3)清潔茶園,鏟除寄生源。茶季采摘末期,利用茶園停采的清閑期,將遭受病蟲為害的殘枝敗葉清除后帶出茶園外集中銷毀,減輕病蟲再次侵染。
1.2 推廣生物防治技術 針對茶葉蚜蟲、粉虱、小綠葉蟬和茶尺蠼等多種害蟲的危害,基地內根據蟲情監測情況,由植保機防服務隊按照統一時間、統一方法噴施生物藥劑防控技術。嚴格控制示范區化學農藥使用量,大力推廣“苦參堿、魚藤酮、核型多角體病毒”等生物農藥進行化學調控防治。
1.3 推廣物理殺蟲技術 秉承“綠色生態”理念,示范區茶園推廣太陽殺蟲燈殺蟲、性誘劑防治害蟲和黃(藍)誘蟲板誘殺等技術。一是在茶尺蠖、茶毛蟲、茶黑毒蛾等鱗翅目害蟲發生高峰期,安裝使用太陽能殺蟲燈誘殺,殺蟲燈安裝間隔距離150m,單燈控害面積為2~4hm2。二是在蟲害高發季節在茶田間懸掛有色粘蟲板誘殺蚜蟲、茶小綠葉蟬、黑刺粉虱和茶橙癭螨等小型昆蟲。1hm2放置300~450片(每片面積25cm×40cm)。2016年項目區共完成30盞太陽能殺蟲燈以及1.5萬張粘蟲板的安裝和使用。
1.4 開展綠色防控和病蟲統防統治 2016年,結合病蟲預警監測和病蟲預報,我縣針對項目基地茶小綠葉蟬、茶尺蠼等病蟲發生高峰期,依托榮山茶廠和新安源有機茶葉公司原有的植保機防隊,分別于6月16日和8月22日組織了2次茶葉病蟲害統防統治,主要選用苦參堿等生物農藥。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1)通過茶葉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試點項目的實施,有效、安全地控制了我縣茶葉病蟲害擴展蔓延,防控示范區茶葉病蟲害損失率控制在4.2%以下,茶葉產量和品質得到了提升,茶農和專防組織均得到了實惠,實現了互利雙贏的局面。
(2)專業化防治嚴格按照病蟲情報施藥,杜絕了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和農民濫用農藥的習慣,減少了茶產區農藥面源污染。項目示范區內減少打藥次數3次,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生物農藥使用率達80%,農藥殘留控制在允許水平之內,茶葉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區品質得到提高,基本上達到國家有機和綠色質量安全標準,促進我縣茶葉出口創匯。
(3)促進了茶葉生態建設。鞏固了茶產業的生態、安全、優質的茶葉品質和綠色品牌化發展,兩大“新安源銀毫”和“齊云道茶”茶葉品質和市場竟爭力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4)通過項目實施,示范區內各類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覆蓋面積達98%以上。培訓了一批帶不走留得住的“土專家”和“田秀才”,提高了茶農科技意識;同時讓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了解綠色防控的效果和作用,形成了重視和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的社會氛圍。
(5)通過統防統治工作的開展,全縣機動型噴霧器投入數量和機防手培訓工作得到加強,壯大了專業化服務組織和機防隊伍,形成了以榮山茶廠專業合作社、新安源機防配送中心、農藥銷售企業、種植大戶等形式組成的多元化發展格局,服務模式不斷完善,防治能力和防治水平日益提高。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宣傳和培訓力度不夠 雖然我們對專業化防治和綠色防控工作做了大量的宣傳及報道,并且還組織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茶農和機防隊員舉辦了2期植保實用技術、新藥械的推廣培訓班,但深度和廣度不夠。尤其對茶農的宣傳和培訓不盡人意,也沒有形成定期的培訓機制。
3.2 機防隊伍建設不夠穩定 機械防治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體力勞動,不僅要求機防手會靈活熟練操作機動或電動噴霧器,而且還要掌握科學用藥,均勻噴霧,才能確保防治效果。這是一項公益性服務,勞動強度大,但服務性工資收入不高。1hm2只有300~450元,機防手不滿足,嫌工資收入低,不愿意參與,導致機防隊伍很不穩定。
3.3 茶農對茶葉病蟲害防治水平低 根據項目的要求,我們雖然對茶農和機防隊員進行了技術培訓,使其掌握了一些病蟲基本知識和機械操作要領,但多數茶農的文化程度偏低,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有限,阻礙了茶農整體素質提高,從而對綠色防控工作帶來制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