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瑯
【摘 要】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政治建設的核心,對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價值體系的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黨建工作不僅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還要形成新的發展格局。本文就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的方式方法提出相應意見。
【關鍵詞】新形勢;黨建;國有企業
在我國,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為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功勛卓著,功不可沒。伴隨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所面臨的形勢也越來越復雜。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如何緊密聯系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成為一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鑒于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方面的黨建工作著手,推動企業生產經營,克服黨建工作“虛化、弱化、邊緣化”的問題。
一、突出政治建設抓引領
旗幟鮮明講政治一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國有企業的黨組織,要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深刻理解并積極貫徹國有企業加強黨建的要求,不斷加強黨員“四個意識”的教育,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立黨員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制度和聯系基層支部制度,以上率下,認真落實,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政治作用,不斷提高政治領導力。政治建設說到底是人的工作,人的思想統一了、能力提升了,就會對業務工作產生很強的推動力。任何政策、改革措施出臺前,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先行,要搞好宣傳引導,積極進行企業精神教育,引導員工正確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人才競爭的必然性,積極適應新形勢下對自身素質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業務素質,掌握正確的專業技能。要在先進思想的指導下轉變工作思路,尋求工作創新,將創新精神運用到企業經營發展中,幫助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控險。[1]要改變黨建工作者與業務工作者兩者之間認識上存在的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缺乏溝通的誤區,一方面要在黨的中心工作指引下抓實抓細本單位、本部門的黨建工作,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地為業務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和健康環境,真正實現兩不誤、兩促進、兩提高。
二、突出組織建設抓隊伍
組織建設是黨建的基礎和保障。國有企業黨組織要制定基層支部黨建工作的標準化實施方案,不斷規范支部“三會一課”組織活動形式和內容,促進基層支部工作規范化。在每月固定一日作為“黨員活動日”,以其為載體,促進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多樣、內容新穎。鼓勵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圍繞企業經營工作的重點、難點、焦點以及攻堅點來開展黨日活動,為服務企業中心工作完成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黨日活動效果和黨員參與積極性,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充分發揮基層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實施“重要崗位優先考慮黨員”和“黨員優先安排重要崗位”的“雙優先”舉措,調動廣大黨員的極積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三、突出作風建設抓整治
作風建設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群關系。在作風建設上,從嚴禁“四風”問題出現延伸開去,努力改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努力改進學風、文風、會風,強調務實高效。以整治“四風”為突破口,建立健全糾正“四風”問題常態化監督機制。每一名黨員、尤其是黨員中的領導干部,都要不忘初心、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用良好的作風形象影響群眾,讓群眾信任、讓群眾滿意,以發揮廣大群眾的積極作用為企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作為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在黨建工作推進過程中,主動擔當,靠前指揮,不當“甩手掌柜”,不做“懶羊羊”,要積極與業務工作的主管及分管領導加強協調與溝通,以贏得他們對做好黨建工作的支持。
四、突出制度建設抓長效
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把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運行機制、基礎保障寫入國有企業的公司章程,完善黨組織議事決策機制,厘清黨組織和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的權責邊界,處理好黨組織和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做到無縫銜接。切實把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產品調整、重要改革、財務預決算、基本建設等方面的重大生產經營事項,以及涉及干部職工切身利益等重要問題的前置程序,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針對紀檢、維穩、保密等工作也應該分別制定配套性制度,為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建立制度上的保障,實現各項黨建工作都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上,要建立良好的考核評價體系。根據黨建工作周期長的特點,研究科學合理又簡便易行的考評標準。要在考核評價機制與監督問責機制上下功夫,克服黨建工作的評價指標過于單一、評估的結果流于形式而并非用于獎懲等機制上的弊端,加強黨建與業務的綜合考量,兼顧“底線達標”與“高線倡導”,不以偏概全。大力營造“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瀆職、抓不好黨建是失職”的輿論氛圍和用人導向。在強調績效掛鉤的同時,強調員工的奉獻精神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使員工在奉獻中實現個人價值、企業價值、社會價值的統一。
除了以上工作,國有企業還要在黨建帶動工建、團建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積極發揮工會組織、團組織的作用,使黨群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從而有力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到“一盤棋”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應有新思路[J]肖小華,李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