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丹
【摘 要】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旅游業逐漸繁榮,旅游經濟迅速發展。本文以泰山學院為例,通過分析旅游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從政府、社會、學校等各個角度提出解決方案,以減少該專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降低專業人才流失率。
【關鍵詞】旅游酒店管理;酒店管理;就業
一、泰山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優劣勢分析
1、優勢:旅游管理專業是泰山學院的傳統專業,歷史較為久遠,底蘊深厚,專業課程較為全面,專業性強。
2、劣勢:雖然該專業開設時間較長,但課程安排不完備,實踐課程較少,學生不重視動手能力且動手能力較弱。
二、泰山學院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的機會與威脅分析
1、機會:旅游業逐漸興起,旅游經濟迅速發展,旅游行業人才短缺,旅游教育事業也隨之產生,與旅游相關的專業教師緊缺,就業前景良好;泰山學院學生通過實習,可以充分實踐,提高專業技能。
2、威脅:泰山學院硬件設施落后,內部的競爭優勢逐漸減弱。酒店專業本科生對口崗位少;行業水太深,應屆畢業生難以招架;就業市場體系不發達,就業招聘信息受阻。
三、旅游酒店管理專業就業現狀(就業傾向)
通過對該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該專業就業現狀不容樂觀,由于個人對就業前景一般的認識、薪酬福利待遇、個人發展空間、工作環境、單位前景等因素的影響,出現“有業不就”和專業勞動力不足的矛盾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的就業率,加劇了社會就業的嚴峻。
該專業學生在酒店就業的比例逐年下降、酒店企業里大學生的流失率較高,必須通過高校教育改革、畢業生心理需求、酒店企業人才培養改革、人才培養創新等途徑進行解決。
四、影響該專業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
經過對泰山學院該專業學生的調查,我們發現,該專業就讀學生中,男女比例為1:4,就業女生較多,供大于求,而相對較少的就業男生則是企業供不應求的,不合理的專業就讀比例造成企業人員結構不合理。
第一志愿報考該專業的學生占3/5,然而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由于興趣和父母朋友的影響,2/3的學生對該專業持有就業前景一般或不好的態度,從而逐漸轉變就業意向。在選擇工作單位時,14.93%的學生認為薪酬福利待遇是首要因素,14.76%的學生認為個人發展空間十分重要,工作環境、單位前景、工作穩定、單位的經濟發展也在重要考慮因素之中。
1、酒店專業本科生對口崗位少
雖然旅游管理與工商管理并列于管理學下的一級學科,但實際上旅游管理比工商管理難就業,除酒店、旅行社等,該專業畢業生很難被其他企業接納。該專業涉及會計、人力資源、計算機、市場營銷、經濟等課程,但都不精通。若就業范圍只局限于酒店和旅行社,則與高職院校畢業生相比,就業時間晚,工作經驗不足,就業難度高。就選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來說,專業性要求較為嚴格且名額少,旅游局招聘時,又要求有工作經驗,這對應屆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行業水太深
在選擇工作單位時,超過80%的人認為薪酬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個人發展空間這三項因素最為重要,而旅游酒店管理這一行業基本工資水平太低,競爭壓力大,這也是當今社會出現“有業不就”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工作過程中,企業內部關系復雜,行業不健全,秩序混亂,個人提升過程較長,且大多崗位有年齡要求,而社會對旅游服務的偏見,是畢業生不愿意選擇從事旅游行業的主要原因。
3、就業不一定要專業對口”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部分大學生對該專業就業前景期望不高,54.79%的大學生紛紛選擇考研深造、創業或者其他行業。經調查,63.06%的大學生認為擇業時專業對口不是很重要,“讀大學只是讀一個文憑獲一個學位”的思想,使大學生對將來是否從事此專業并不是太在意。
4、綜合素質不高,專業能力不強
大部分人認為綜合能力和人際關系溝通能力極為重要,并且認為旅游管理工作崗位對具有綜合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人才需求較高,而作為天天在教室專注學習的書呆型大學生,在這兩方面極為薄弱。
五、泰山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就業存在的問題
1、政府:就業市場信息不暢通,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對旅游管理專業不夠重視。
2、企業:旅游管理專業對口崗位少,行業內部關系復雜。
3、學校:學校硬件設施落后,師資力量差,課程安排不完備,綜合課程和實踐課程較少,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傳統性強,缺乏時代性和創新性。
4、學生個人:專業能力不強,學生就業選擇的隨意性,就業觀念不正確。
六、旅游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對策
1、政府:黨和政府要大力發展經濟,對大學生就業工作高度重視,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
(1)撥更多的旅游實踐教育資金,用于課程實踐和院校實驗室的休整以及旅游性論文獎勵,以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理論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應加強對旅游管理專業的重視,大力宣傳旅游服務產業,以提高我校的聲望;(3)鼓勵學生專業對口,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解決專業類的實際問題,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大力鼓勵和引導創業帶動就業;(4)完善市場就業體系,確保就業市場信息暢通,為該專業畢業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就業機會。
2、企業: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在畢業生就業中的錄用選擇和傾向對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嚴峻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企業高層要以健康的心態帶領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正確認識高校畢業生,耐心引導,增強其對工作的信心和愛崗敬業的熱情,根據企業與市場需求,一視同仁,對員工進行培訓;(2)大量招聘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為酒店注入新鮮活力,提高旅游行業的整體素質;(3)酒店各個部門招聘畢業生時要注意專業對口,對應屆畢業生灌輸專業對口的重要性思想;(4)企業招生要宣傳到位,誠實守信,遵守職業道德,讓學生全面、準確地了解企業各方面情況以做出正確選擇。
3、學校:范先佐先生在《教育經濟學》中闡述了人力資本論是通過人力的投資而形成的,教育是人力資本形成和發展的最主要途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
(1)改善學校教育模式,改變教師單調的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探究性學習方式,理論要與企業具體專業技術要求相銜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2)擴大旅游師資力量,招聘高素質教師,提高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在各大高校中的競爭力;(3)更換新設備,淘汰落后設備;(4)在學校內提供就業平臺,如招聘會;教師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為學生提供更好地就業資源。
4、學生個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心理學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認為,中國有69%-80%的大學生對未來沒有規劃、就業時更容易有壓力感。
(1)構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自己的社會經驗;(2)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不應只局限于自己家鄉城市和旅游業發達城市,通過旅游方面創業的形式帶動出更多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 袁海霞.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11.
[2] 高遠,張慧.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調查與對策分析[J].(出版源《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8.
[3]王佳.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J].青島: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4]唐曉鷗.我國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就業形勢分析及對策[A].吉林:中國商貿.2011.
[5]湯利華.高等旅游教育是什么:從反思“自我”到走向“一體化”的探析視界[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