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 要】在國家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分析電子信息專業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從人才培養模式、相關教育課程體系構建與優化、師資隊伍的重整與建設以及教育實踐平臺的完善等方面逐一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途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電子信息專業;高校;實踐教學
前言:
普及創新創業教育是實施創新型國家,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驅動力量,它適應了在目前新的經濟常態下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整體要求。在此背景下,電子信息專業積極優化教育模式,從理論教學向“理論+實踐”教學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目前而言,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一、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現狀
(一)人才培養模式不夠完善
電子信息專業屬于應用型、復合型專業,除了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有嚴格的要求,還要對其他學科的知識有一定掌握,在當前的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仍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弊端,為我國電子信息專業實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開設時間較短,缺乏經驗借鑒,所以至今仍處于摸索階段,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從人才培養模式上來講,雖然開始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仍存在教育改革不到位,沒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導致電子信息專業學生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二)教材陳舊、實驗內容僵化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中教材不夠統一,部分高校甚至還在使用幾年前陳舊的教材授課,這對于快速發展的電子信息專業來講具有嚴重的制約性和滯后性,使得學生從教材中獲得的知識與時代脫節,不利于電子信息專業課程的有效推進。同時,在電子信息專業實驗課程教學中存在著實驗內容僵化,在實驗課程設置上采用理論課程的方式,缺乏創新能力,注重驗證性實驗的而忽視了設計性實驗,制約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難以達到實驗內容與實際應用的緊密結合,不利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師資隊伍缺乏建設
教師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就電子信息專業來講,教師能力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在當前高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專業教師隊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傳統教師向雙創教師的角色轉變,傳統教師多數沒有創業的實踐經驗,全憑理論式、經驗式教學,這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雖然高校也在積極對相關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但是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效果不盡人意。
(四)缺乏有效的實踐教育平臺
當前,基本上每年電子信息專業都會定時組織學生去相關企業或者工廠進行實習,這符合雙創教育中實踐教育的要求,但是,部分高校沒有充分重視校外實習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純粹是為實習而實習,導致原本的實踐教育變為只有實踐,沒有教育。雖然部分高校將實習列為畢業學分必修制度,但是,程序相對僵硬,對于學生的專業與企業是否對口審查不夠嚴格,導致學生實習學習不到與自身專業相匹配的技能。也有部分高校和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但是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導致學生的實踐教育平臺有名無實。
二、從“雙創”角度談解決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現有問題的途徑
(一)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應深化教育改革,促進雙創教育在電子信息專業的構建體系。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將雙創教育融合到專業教育中去。在課程設計上突出創新,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在實施的過程中定位好學生電子信息專業的核心課程,在所有的核心課程當中確保有足夠的學時進行專業技能實訓教育。高校應完善學分制度,細分相關課程體系,將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有機結合。在整個實踐培訓的過程中,除了實踐課程教育以外,還應該包含專業技能的相關培訓、人才的管理與實施、經濟的發展與政策的導向、相關社會實訓、畢業論文的研究與撰寫等項目。
(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利用互聯網分級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菜單,促進學生隨時、隨地的對自己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的薄弱處進行鞏固。根據專業課程安排,開展與之相關的個性化的創新創業課程,如在《電子線路理論》課增設新型電子元件、電子產品的認識與市場分析;單片機實踐教學課程中指導學生設計穩壓電源、個性化鬧鐘和LED彩燈等初級產品。熟悉企業產品設計基本規范和流程要在新的課程體系構建中突出創業實踐,對雙創教育的核心和平臺不斷強化,在各個專業確立了核心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梳理,確保創業實踐教育貫徹與實施,充分發揮學分制的特點,督促學生積極完成相關課程要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為多學科交叉、多專業融合、全能力提升的新型課程體系,形成傳統課程與網絡課程的完美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構建成為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新型課程體系。
(三)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相關教師隊伍的選拔建設方面,要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培養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創新,善于運用,全面把握教育內容,做好教學大綱,運用新型教育模式等一系列手段確保理論與技能緊密結合,相互貫通。另外可以適當放松教師任用資格,積極引進校外專業人才參與雙創教學,在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中要始終堅持校內專業教師、校外優秀兼職教師嚴格科學的審核制度,確保教師有充足的能力應對雙創教育的開展。再者,在相關教師的培訓制度上要不斷完善與落實,鼓勵教師去其他優秀院校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選拔優秀的專業教師出國深造,將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回國內,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發展,將最新的優秀學術理念、教育方式融入課堂,促使教師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能力,確保高校始終有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四)搭建科學的實踐教育平臺
首先,在信息平臺的構建上,學校應堅持學習-研究-開發一體式的教學模式,積極促進專業信息平臺的構建,吸引社會優質資源參與學校雙創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開發學校-政府-企業三方聯動機制,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創建優質的學生雙創教育實踐平臺。其次,在針對學生的校外實踐中,要把握好實踐教育平臺的教育功能,實習企業要與學生專業相對口,有專業的帶隊教師進行實時的指導。學生參與校企合作企業軟件開發項目,掌握軟件開發基本流程;學期末見習時,組織學生在車間為企業的產品完成某一個生產環節的組裝,參與企業生產制作產品流程中一個具體的工藝控制,一方面為企業持續提供高素質、技術力量雄厚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實習、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三、總結
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在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經初見成效,但是,由于我國缺少相關的成功經驗可借鑒,導致在高校的實際落實中仍會出現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發揮鍥而不舍的精神,積極發現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問題點,加以分析,擴大交流,對相關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促使電子信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邱有華.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教育發展研究,2015(13)
[2]黃兆信,趙國靖,唐聞捷.眾創時代高校創業教育的轉型發展[J],教育研究,2015(07)
[3]謝志遠,劉元祿,任雪.大學生創業教育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