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勤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各種新興技術在教學領域快速普及應用,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網(wǎng)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多媒體技術,這些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的氛圍與趣味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脫離教師的環(huán)境下仍然受到相應的引導。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 學科整合 教學實踐
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同時越來越影響人們的生活。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影響現(xiàn)在的教育教學手段,最明顯的特征之一是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睋Q句話說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懂得把各種信息技術的手段與相關的信息資源完美地融合到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這是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因為年齡比較小,注意力不那么容易集中,所以這樣的一個特色很不利于教師的課程教學。但是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將學生的吸引力集中在課堂中。多媒體的素材形式有很多,包括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等,這些素材都具有形象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特點,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欲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教學目的,充分利用多媒體素材,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進而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中的《頤和園》課文為例,教師在教授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上課時要給學生播放的視頻,這個視頻必須是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最直接的是播放一段游覽頤和園的視頻,同時要記得在視頻中插入配樂,在配樂中加上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這樣絢麗多彩的視頻加上美妙動聽的音樂和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融入課文中,進一步充分感知、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二、充分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增強課堂教學效益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知道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越是將知識點以直接的形式呈現(xiàn)就越容易讓學生記憶知識點。對于電子白板而言,它本身就具有直觀性,利用電子白板可以使教學更加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的課堂氛圍。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中識字問題為例,在語文課堂學習中識字是不可避免的重要任務之一,尤其是在教低年級識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在電子白板中有一種專門為學生學習生字范寫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會出現(xiàn)田字格,在田字格里面寫字就可以很方便地讓學生看清楚字體的筆畫順序。除此之外,通過利用電子白板上的田字格進行寫字練習,不需要學生上課之前畫好田字格或者購買專門的教學磁性田字格黑板,特別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不一定會記得教師交代的這些課前需要準備的教學用品,所以電子白板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語文課堂教學。除了自己在上面寫之外,電子白板在學生寫完之后都會在旁邊自動生成規(guī)范的正楷字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漢字的一筆一畫,除了筆畫之外,電子白板還會顯示漢字的拼音、范讀、字義及詞組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并掌握真實的語文知識。此外,交互式電子白板還具有播放、投影、繪畫、書寫、圈點、批注、標記、聚光、遮蔽、拖動等功能,在白板資源庫里還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內(nèi)容,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
三、充分利用微課功能,突破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微課教學是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來講,將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對于微課教學而言,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網(wǎng)絡學習教師之前就錄制好的微課,這樣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就更加方便和容易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并爭取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完成與課文相關的作業(yè),也就是俗話說的先學后教。學生課前觀看微課,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這種靈活的方式突破了課堂的局限,使得課堂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自主。雖然文字描寫非常生動形象、記敘得很細膩,但對于這種極少見及特別壯觀的場面,學生理解起來仍是很費力。
四、借助信息技術,拓展教學課堂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師生的交流僅限于校園教學期間的課余時間,交流機會少,交流環(huán)境惡劣。對此,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技術中及時聊天軟件為載體進行交流溝通,并為學生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例如某一次考試后,學生了解自己通過努力之后獲得較差成績時會情緒低落、沉悶,導致對學習沒有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臅r間,與學生在網(wǎng)絡上交流與溝通,因為非語言的溝通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是教學的主陣營,但是課堂的結束不意味著教學的結束,積極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對學生的發(fā)展和知識學習是有極大幫助的。在課堂上,教師注重利用一些教學技巧和新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遠遠不夠,畢竟課堂時間有限,而且學生在課堂上放得開,有時候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課外教育的開展是一種有效的途徑。但是在課外教育中,因為需要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所以相對而言在難度方面需要更嚴格的控制,既不能過于簡單又不能過于困難。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課余時間的學習主要以家庭作業(yè)為主,但是家庭作業(yè)相對而言較固定且唯一,無法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需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此,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借助網(wǎng)絡及時聊天工具加強校外課堂的建設。
五、借助信息技術,讓“先學后教”更方便
翻轉課堂可以理解為“顛倒課堂”,主要指重新調整課堂內(nèi)外的時間,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有限的寶貴的實踐更多地用來實踐學習,提高動手能力,用技能解決研究問題,從而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翻轉課堂是一種能夠寄托于網(wǎng)絡的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方面有明顯的改進。“翻轉”這一概念主要是指課堂結構、課堂參與者的地位等被改變,借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此,通過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之前預先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自主預習,并根據(jù)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材料有針對性地學習,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間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相互融合,對于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改變教學模式、促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多學習和運用好各種信息技術,多搜集各類不同的信息資源,并將收集到的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郭衎,曹一鳴,王立東.教師信息技術使用對學生語文學業(yè)成績的影響——基于三個學區(qū)小學教師的跟蹤研究[J].教學研究,2015,23(1):128-135.
[2]番紹卿.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整合[J].未來英才,2016,31(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