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榮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普遍的使用,這對人們的生活及學習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資源進行多媒體教學,讓小學生在感官上得到刺激,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完成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同時對語文課程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果。因此,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G4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7-31
一、小學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意義
1.信息技術的融入改善了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相對落后,小學語文教學雖然采用活動課的方式來進行輔助,但是從整體上看,信息傳遞的方式比較慢,所使用的方法也比較單一,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可以讓學生的認知風格多樣化和快速化。比如,在《恐龍的滅絕》教學中,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對恐龍滅絕的原因進行理解,此時教師可讓學生們在課前從網絡上搜集一些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圖片及視頻,然后拿到課堂上和大家分享,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多樣化,還能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學生網絡信息搜集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2.信息技術的融入提升了課堂效率
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不僅可以擴充語文信息的資源,還可以豐富教師給學生傳遞的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例如,在教學《燕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春天在哪里》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利用多媒體將春光明媚、鳥兒嬉鬧的畫面進行展示,草從地上冒出來,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一切都生機勃勃。學生通過對音樂和畫面的欣賞,對春天的美好進行深切的感受,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對信息技術的操作中,各式各樣的信息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豐富了學生的信息量,更好地將信息與知識進行融合,豐富學生學習內容。
二、信息技術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對策
1.掌握適度原則,防止信息技術的濫用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整合,雖然可以有效地豐富語文課程的教學方式,但是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要適度。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信息技術使用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物極必反的情況。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對文字信息進行了解,同時對文章進行分析,對學到的信息進行加工,進而完成學習目標。其他的信息形式在學生接受文字信息時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堅決不能出現越位的現象。比如,鑒賞古詩詞時,學生要對其中的語言文字進行仔細回味,掌握和了解每一個字的意義,更好地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意義,同時理解作者的感情,明確作品的表現手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如果過度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會降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
2.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有目的性
大家都了解信息技術的整合可以讓學生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教師要做的就是將自己需要講授的內容提前做好備課,同時對要運用到課堂上的圖片進行選擇。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每一節課中,通常學生只有十五分鐘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教師要在學生沒有集中注意力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來吸引學生的眼球。
3.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有層次性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有效整合,可以展示出不同種類的信息類型。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兩種不同的教學作用:一種作用是“情境性的信息”,這類信息可以有效地對學習流程進行提醒,為語文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種作用是“提升性的信息”,這類信息可以對書本上不足的內容加以補充,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加強學生的思想感情。以上兩種類型的信息,可以在適當的范圍內進行應用,同時要注意正確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教師應正確把握課堂上講課的節奏,在課堂上充分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不僅可以將信息作為輔助的教學材料,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提供了相應的信息資源,能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及操作能力,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茆潔麗.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2015(24).
[2]范 麗.多媒體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深層整合[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