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疆
摘 要:新課改教學理念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提高小學生的運算水平也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可以說數學計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必備的基本技能。然而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所以,針對此現狀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一、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年齡較小,玩心較重,還不具有明顯的學習意識,再加之其思維邏輯較為簡單,數學知識相對來說又比較抽象、難懂,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計算的學習本身就是枯燥、無趣、單調的。這些就導致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計算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認為計算非常難,從而對數學學習喪失信心,逐漸喪失對數學計算學習的興趣,缺少學習積極性。其主要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按時交,抄襲現象嚴重等,最終導致學生計算能力下降,計算速度變慢,正確率沒有保證等。
2.教師對概念不明確,學生對算法不理解
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有很大一部分數學教師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數學計算只要背過運算口訣等就沒有什么好講解的,只要灌輸給學生計算方法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就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也就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了。但是,實際上,學生并不理解具體的運算原理,對計算的概念不清楚,致使學生在計算中只能生搬硬套運算法則,簡單直接的題目自己還能夠解決,題目或者表達方式稍有變化就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實際應用的能力比較差。要知道,在數學計算中,除了要具備計算方法外,還要學會實際運用,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千變萬化的具體問題,在這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學還非常欠缺。
3.忽視口算練習,估算意識薄弱
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口算可以算得上是計算的基礎,是數學計算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但是從目前來看,小學數學教師忽視對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在課堂上也很少來安排學生展開相應的口算練習,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口算方面的能力較差,有些學生甚至連基本的兩位數加減法都無法保證。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要“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其不僅要加強口算能力,還要提高估算水平。但教師在教學中存在很大的漏洞是只重視學生的計算技能及技巧,導致學生在有些問題中不能很好地運用估算來解決問題,從而浪費時間。
二、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數學計算感興趣,學生才能持有以積極的態度來學習數學,也才會擁有思考問題的意識。所以,激發小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消除學生對數學計算枯燥、復雜印象,讓學生從心里認可、接受數學學習才是最本質的教育。學生對計算不感興趣,認為其枯燥,在很大程度上都與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營造有關,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計算的應用價值與意義。例如,在學習乘法運算時,教師可以以實際生活中在菜市場買菜為例,讓學生在放學后陪同媽媽去買菜,記錄下買的每樣菜的單價以及重量,讓學生在課堂上結合教師講解的內容,計算出買菜總共花費多少錢,對比是否與買菜時支付的錢相同。
2.注重策略優化,引導領悟算理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對學生計算算理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不僅要“學會”,同時還要“會學”。例如,在學習加減乘除兩步運用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情景:“安排學生來做班級值日,從周一到周五,以四個學生為一組來進行劃分,最后還剩2個學生,問班級總共有多少學生?”列式為“4×5+2”學生按照生活經驗,自然是自左至右,先乘后加的順序來進行計算。同時還要注意對教學中計算策略的優化,在構建數學算理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計算的準確、快速。
3.重視口算,學會估算
首先,對于數學口算來說,它是比筆算更為復雜、更高能力要求的一項活動,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注意力、記憶力、邏輯思維等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必須要將口算、心算重視起來,讓其體現出應有的價值。對于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可以通過一些游戲來進行。例如,讓學生每次抽取兩張或三張撲克牌,求和,并在規定的時間內,比賽誰完成的次數最多。
其次,教師要教學生學會估算,能夠利用估算來簡單的檢驗問題的正確性,還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例如,在外出吃飯時估算價錢、在旅游錢預算花費等,都是很好的實際運用方法。
參考文獻:
[1]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6):51-54.
[2]余夕凱,劉娟娟.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熱點問題與思考[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27(1):55-58,124.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