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澤連
摘 要:新課改的廣泛實施,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法,受到的關注也逐漸增多。盡管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的方面需要教師進行研究,以此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相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其效果還是較為顯著的,主要是因為這種課堂教學法的實踐性較強,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由于現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要相互配合,并且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要建立在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可以開展各種類型的小組活動。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1.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盡管已經得到普遍落實,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新課改中對教師與學生的課堂地位進行了明確規定,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并凸顯學生的主體位置。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已廣泛實施,但仍然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對課堂具有渲染作用,但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參與度并沒有得到提升,究其緣由主要是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內容沒有得到有效融合所致,而教師也沒有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最終致使小組合作學習偏離軌道。
2.學生處于被動地位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使一些學生并不能對這種學習模式的作用得到真正的理解,教師怎么安排,學生就怎么做,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該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意識,且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比較嚴重,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并不能讓他們之間進行想法互換,從而導致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甚微。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對策
1.小組劃分要保證科學性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必須要進行小組劃分,因此,保證小組劃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教師在對本班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能力、性別以及興趣等多方面進行考量,要確保每組成員中男女比例均衡,并且每一小組中必須要有優秀生與落后生,通過優秀生來帶動落后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為了避免出現學生不參與的現象,可以采用輪流制的方式,讓每組的學生輪流當小組組長。
2.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
教師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必須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小組合作學習有目的地進行,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師的引導并不能過分干預學生,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對小組合作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以此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對《圓明園的毀滅》一文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提前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可以讓學生從圓明園的發展歷史、毀滅的原因等方面入手,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料的搜集,在上課之后,成員與成員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先行交流,并把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之后教師再進行統一解答,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整體知識的把握。
3.建立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建立的目的主要就是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定期評價,使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得以加強,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師在對各組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往往會把重點放在對個人的評價上,盡管最終討論結果是各成員相互合作所完成的,但教師也只是會對各小組中的發言人進行評價,而忽略了其他學生的努力,這也是影響小組成員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教師一定要明確對小組中心發言人的評價并不只是對個人的評價,而是對整個小組成員的總體評價,這樣才可以讓每位學生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才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此外,教師也要明確自己引導者的身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其功效,并不斷地創新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而全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鄧家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青春歲月,2015(16).
[2]劉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