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維
摘 要:小學教育和中學以及大學教育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教育對象的心理因素還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小學生在課堂上很難集中精神,東張西望是常有的事,比起學習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喜歡各種游戲,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就需要顧及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套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提升課堂趣味性的教學方案。立足于游戲教學思維的實際意義,對其在課堂上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法;意義;原則;策略
小學生一般年紀都在六到十一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孩子們在心理穩定性和自控能力上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也非常弱,而數學學科中又有很多符號、公式這類不好理解的知識,這就使學生更難對數學建立很高的興趣,所以我們可以在教學中,結合數學的有關知識設計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在改善了課堂氛圍的同時,又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潛移默化地學會數學。
一、設置情景游戲導入新課
情景游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知識點有關系的對話問題或者是小短劇,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孩子們在心底里想要解決那些問題,從而對知識產生真正的渴求,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但是我們要始終記得,游戲只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舉例來說,我們在給學生設計“時鐘的認識”這一章節的游戲時,各種各樣的游戲形式都必須要能夠體現出時鐘該如何去讀數、時鐘的分格代表著什么這一類的數學知識,而不是為了游戲而游戲。
在一堂全新的課程擺在孩子面前的時候,他們難免會因為畏難情緒和對新事物的恐懼而產生抵觸反應。這就需要教師竭盡所能,將新知識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這其中最為常用的就是情境設計法,比如說在講授到運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章節的時候,經過以前的課程,孩子們都能理解乘除法的運算,但是卻對實際問題很陌生,我們就可以設計出一個這樣的游戲:老師將孩子們分組進行三人一組的石頭剪刀布游戲,假設全班一共有45個人,可以在分組的過程中讓學生數一數,看看能夠分成多少組,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中,理解到除法在應用問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而后在講授除法的應用的時候,就會更加容易和簡單了。
二、設置猜一猜游戲導入新課
為了設計出一套合理的游戲方案,課前我們教師就需要對下節課的內容進行整理,可以結合下節課的知識,以便于在課堂上組織游戲的時候能夠有條不紊,成竹在胸。
提到猜,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猜謎語和腦筋急轉彎這一類的益智小游戲,這樣的游戲操作簡單、占用時間短,卻能夠大大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舉例來說,當講到方程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放一個雞兔同籠的小動畫,然后可以讓學生隨便說出一些數字,分別用這些數字代表雞的腿數、兔子的腿數和總頭數,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方程計算出兔子和雞分別有多少,接下來可以問幾個同學他們知不知道老師用的是什么方法才能這么快速地解決問題,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被激發出來了,好奇心會使他們主動地詢問這種辦法的名字和如何進行,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本堂課的正式教學了,在學生已經有了學習興趣之后,進行方程的教學就會非常容易。
三、開展競賽游戲,進行鞏固練習
我們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考慮好游戲叫什么、要什么、怎么玩、怎么贏這些重點內容,還要考慮到游戲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并且整理出解決措施,在進行學生組隊的時候,要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知識掌握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從而使同組的學生不至于產生過大的分歧,除了教師分隊,還可以采取學生自己組隊的方式。
在進行完課堂上的教學之后,我們還可以通過游戲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這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更加深入,所以我們可以在課后再進行游戲教學。還是以方程為例,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學習和練習之后,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的組員輪流解決一個老師提出的問題,每完成一個計一分,在游戲結束后,積分最好的組即為獲勝組,對于獲勝組可以適當地進行獎勵,提升學生參賽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很好的復習。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于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為之設計出一些游戲以便于提升課堂氛圍、寓教于樂,對于游戲方案的設計,我們要注意一個重點,就是無論是何種游戲,目的都是讓學生把知識學會,所以游戲的形式要便于插入學習內容,最好是在進行到重難點的時候再進行游戲,這樣能夠成功地幫助學生學會難以理解的知識,使孩子們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下學會數學知識,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歐容成.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亞太教育,2016(9):19.
[2]王萍.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5(26):182.
[3]袁春.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4(21):113.
[4]邱小琴.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5):149-150.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