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玲紅
摘 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內容,因為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聽覺能力的發展會嚴重地影響學生之后相關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對于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應該是教師關注的重點,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并沒有受到真正的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先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然后思考如何進行科學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音樂;聽覺能力;培養方法;培養建議
音樂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高質量的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在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更加順利,而欣賞音樂的前提條件是聽覺能力,對學生聽覺能力的訓練能夠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取得更好的效果。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聽覺能力相對來說還比較弱,因此這個時候的小學音樂教學,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換言之,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通過科學的訓練,強化學生的欣賞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會逐漸成長,逐漸從走學習到跑,而聽覺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一、明確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少教師都認為,音樂教師要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只要把書本上的內容教好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強化這些學生聽覺能力的訓練,因為只有強化了學生的聽覺能力,才能保證學生有進行音樂欣賞的基礎,而音樂欣賞不是簡單靠老師教導學生背誦就可以實現的。只有比較強的聽覺能力,才能夠有比較強的欣賞能力,欣賞能力的培養切記要避免強制性的問題。
二、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重點學習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教師需要注意進行重點訓練,重點訓練要求學生在聽音樂的時候明確聽的重點。因為音樂都不同,會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出現波動,這會影響到學生的精力分配情況,同時學生在傾聽不同音樂的時候,情感也會出現變化。在實際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性的分析,讓學生在多聽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這樣學生對不同主題不同題材的作品就會有更強的理解能力,而這也是現代小學音樂教學的核心和關鍵。
三、注意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教師還必須重視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張紙和一支筆,讓學生去傾聽旋律,然后在傾聽以后畫出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學生會覺得這樣比較困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學生能夠比較好地完成這個任務,這說明學生的能力有了比較好的提升,同時學生在描寫事物的過程中也一定會進行深入的思考,這些都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聽覺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不要約束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聽到的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感受到自己的不斷進步,現在素質教育也同樣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也能夠比較好地讓學生自由地成長和發展,教師只需要給學生指明一個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四、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應該和欣賞教學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利用欣賞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聽覺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反思,逐漸地提升自己的相關能力,這樣就能夠比較好地解決好欣賞教學和聽覺訓練的矛盾。例如,在教學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會有意識將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段,通過分段讓學生感知不同段落之間情感的不同,然后讓學生進行分別欣賞,同時在學生欣賞的時候,我也會讓學生注意我的肢體動作,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我會進行不同的肢體動作,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和所看到內容進行綜合性的思考,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提升。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獨立性也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提升。
總之,在現代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會對學生日后的成長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必須在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何才能科學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才能夠真正發揮好現代小學音樂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建平.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運用器樂輔助教學[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2]顏軍芬.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學中范唱教學策略淺談[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