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即高中政治課堂要生活化,能更加突出的體現素質教育。高中階段是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在整個高中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對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 ?生活化 ?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068-01
引言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高中政治與其他學科相比內容較為枯燥,理論性過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很難掌握知識點,降低了教學效率。高中政治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政治教學變得生活化,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和政治素養。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符合學生發展的基本要求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是教師為主體,在課堂上進行機械性的理論灌輸,理論知識的枯燥性使一些學生對政治產生了厭煩心理,嚴重的影響了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我國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培養符合現實需求的人才,教育要從現實角度出發,理論知識源于生活實踐,并最終作用于現實生活。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得以體現,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真正意義上掌握政治知識,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2.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思想決定人的行為,高中生的性格特點較為明顯,處于判斷力在逐漸形成的階段,思維較活躍,認知能力不足。加強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良好的鋪墊。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綜合素質的人才,高中政治教育可以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建議
1.轉變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剛剛接觸政治的高中生來說,學習起來是比較困難的,政治內容復雜,內容多,學生對內容理解起來比較不容易,以往教師只是把教材上的內容淺析給學生,畫出重點內容,隨后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增加了學生的學生壓力,并會造成學生對政治這一學科的反感,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每節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教師應該充分的把握時間將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打造良好的政治學習環境[1]。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或者網絡進行教學,利用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興趣。
2.增加政治課外實踐活動
高中生的學習任務較多、學習壓力大是我國目前高中校園的現狀,高中生畢業后面臨的是步入大學,一些學校只注重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感受。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外實踐活動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我國的國情,增加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使命感,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實踐活動是一種特別的、貼近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增加政治課外的實踐活動,教學內容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生活,教師充分的把政治內容和社會實踐相互融合,讓學生積極參與,豐富課外活動,為學生創建背景,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取知識,并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通過這樣的政治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待事物的能力,使政治教學變得生活化。
3.教育人員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教師在面對來自學校、家長、學生等多方面的壓力下,應不斷的提高專業知識,在政治課堂上為學生帶來新鮮的知識,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領航人。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帶給學生積極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
4.加強偏遠地區政治教學扶持力度
我國的很多偏遠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本身比較封閉,部分地區較為落后,教育水平較低。學生所處的語言環境、學習環境較差,政治教育人員本身實踐相對較少,視野上也存在短板,這無疑增加了政治教學的難度。因此國家應加強扶持力度,例如我所在的藏區,可派遣援藏教師,開展西部計劃、大學生支教、不同地區交換輪崗等,吸引更多的教師登上藏區教育的大舞臺,為藏族政治教學輸入新鮮血液,也讓藏區教師獲得更多學習、實踐的機會,開拓視野,創新思想,提高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總結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將教學變得生活化,不但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更要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政治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勞動、理解感恩、樂于助人、謙讓有禮、寬容自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潘榮.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思考[J].學苑教育,2017(18):18
[2]王晴.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實踐探索——以“感受文化的影響”教學實踐為例[J].海峽科學,2016(09):92-93.